后记 世界之中国的眼光和个人完善(第2/2页)

今天的文明因此是意味深长的。但从各方面看,它跟传统的人类骄傲并非同道;它不是走向进步、文明,而是走向乖戾、浮躁,甚至是自杀式的。的确,不仅文明整体在戗害地球,而且消费式的个体也很少或不再考虑种的延续。先富起来的“贵族”甚至没富起来的城市蚁族,其生育率,都陡然降低即是证明。由此可见,当代的人类或说我们是多么骄傲。我们很少在创造人类的高贵,我们更多是在消费、滥用人类的财富;我们很少在积累,我们更多是在消耗;我们很少厚积薄发,我们更多是在制造口水泡沫或房产泡沫或股市泡沫;我们很少是可以生根发芽开结花实的种子,我们更多是吞噬养料制造废品、垃圾的病毒……

这大概是我们中少有人静心用心于生产创造的原因,我们今天几代人的无根无依是空前的。皈依、养生、读经、圈子、都市成功、移民……成了我们病急投医的选择。但这些消费式选择反而加重了我们社会的浮躁。显然,如果我们真的以为自己一夜富贵,可以任意指点前人、经典,可以在“少奶奶的牙床上”滚上一滚、踏上一脚,我们不过是在作孽。用我们中国网民的总结,不过是脑残。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身创造,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谦卑,我们的文明成就不过是抱着地球同归于尽。

我之愿意向读者朋友贡献本书,缘由也大抵如此。我希望人们在生活中,在生命的自我完善之路上,能够有一些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路标、基石。20世纪以来的中国已经参与到国际社会和人类事务中来,我们向他国他人学习多多,这种学习多半是浮皮潦草的,或如学者们所说是有“嫉羡”心理的,因此谈不上真正了解了他人言行的经验教训。对全球化的成就我们想当然,对西方的失误不足我们同样想当然……其实,只要低下我们偏执愚妄的脑袋,我们能够领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革命、全球化……的现代人类文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背景,也当然是我们可宝贵的遗产,是我们前行的基础。

我不揣冒昧地把那些触动过我的人物话语整理结集,推荐给读者朋友。我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些感动过、挑战过我的历史人物的言行也仍有益于世道人心。我相信回想这些切近的域外人物,可以获得“世界之中国”应有的广阔而个人的视野,可以积累我们正当有效的世界关怀。

卜居云南乡间的时候,我曾有在道观小住的经历。其时有两位英国女孩在道观学太极拳,我读书之余,也就临时作了翻译。长日无事,跟道长、英国姑娘们喝茶聊天,我蹩脚的英语或作笑语或作邦交语或作探讨学问语,其中,我考问了姑娘们达尔文、弗洛伊德、伍尔芙、奥威尔、《夏洛的网》、《哈利·波特》、安吉丽娜·朱莉、自由主义等文史常识,我很满意人家都多少知道这些;她们也考问了我一些“中国元素”,如老子、孔子、易经、道、太极、毛泽东、“贫而乐,富而好礼”……人类的交往日益扩大,我们确实需要在影视、新闻之外,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和文史共识,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个体和整体走向完善的道路。

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