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第十二(第3/4页)

70年代初,特蕾莎修女的事迹开始在主流社会流传,她获得了很多奖励。1971年,教皇颁给特蕾莎修女和平奖;她还获得了同年的肯尼迪奖。1975年,她获得了史怀哲国际奖。此外,她得到了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当然,她得到了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当记者们问她:“我们可以做什么来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总理正式的访问日程中包括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逗留数分钟。在那里,他为当年起义的牺牲者敬献了花圈。在拨正了花圈上的丝结之后,勃兰特后退几步,突然双膝下跪。这一举动事先没有计划。据说事后勃兰特说:“我这样做,是因为语言已失去了表现力。”

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和小提琴演奏家朱尔斯坦在指挥和演奏时,都有闭眼的习惯。这两位天才的音乐家配合得非常默契,人们甚至认为他们有着魔一般的心灵感应。当人们问起朱尔斯坦为什么要闭眼时,他说:“我们彼此看不见更好,这并不会出错,音乐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领神会。整个演出我只睁过一次眼睛,看见卡拉扬正闭着眼睛在指挥,我赶忙又闭上眼睛,生怕破坏了整个气氛。”

美国有一位亿万富翁,匿名捐款25年。新泽西州的一家慈善机构在第10次接到他的捐赠时,终于忍不住找到了他,这个人是格雷斯·佩琪。记者蜂拥而至,当被问及“你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捐款”时,他答:“在感到最富有的时候。”“那么,何时是你最富有的时候?”记者问。“在我想捐赠时。”佩琪说。

罗素说:“世上真正善意、献身的人非常罕见。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适于理解和无资格比拟这种人的。”晚年的罗宾逊夫人与加尔布雷思相互声援,以警醒丰裕社会,关注全球人类的福祉,为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而奔走呼号。人们称罗宾逊夫人为“人道主义的母性使者”、“20世纪最优雅的英国女性”。

在卡特总统的飞机降临在饱受旱灾之苦的得克萨斯某镇之前,该镇忽然下起了雨。卡特踏上滑溜溜的机场跑道,向聚集在那里前来欢迎他的农民发出微笑。“你们或者要钱或者要雨,”他说,“我拿不出钱,所以我只好带来了雨。”

1980年,巴菲特发表了一篇文章,激烈抨击大富翁们的奢侈生活。在巴菲特看来,大批财富,包括他自己的,代表的是一堆“有主支票”,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的。他把炮火对准了商人赫斯特,后者把自己的有主支票肆意挥霍,因此占用了“大量用于其他社会目的的人力和物力”。

阿斯特夫人是著名的阿斯特家族的最后一任掌门人。她毕生过着奢华的生活,但从不吝啬。她曾向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纽约公共图书馆捐赠2亿美元,成为纽约最为著名的慈善大王。阿斯特夫人最为著名的箴言是:“金钱如粪土,应当四处播撒。”“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好的态度并提高他人的生活。”

1989年,卡扎菲到南斯拉夫出席不结盟首脑会议,住在自己带去的帐篷里。他的生活十分简单,早餐是面包和驼奶,午餐多为烤牛肉或烧牛排,外加利比亚汤。革命成功后,他的父亲在首都贫民的窝棚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卡扎菲说,等所有的人都有了适当的住房,他父亲才有像样的住所。

80年代末,厄多斯得知一位叫惠特尼的高中生想到哈佛去学数学,但还差一点儿学费。厄多斯跟他见了面。当他深信这名学生确有天资时,就借给了他1000美元,并告诉对方只有在不造成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才还钱。10年后惠特尼有能力偿还这笔钱了,便问葛立恒:“厄多斯要不要利息呢?”葛立恒向厄多斯询问,厄多斯回答:“告诉他,拿那1000美元去做我当年所做的事。”

约瑟夫·雅各布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美国建筑业巨头。1971年的一个傍晚,他和妻子在家中与三个女儿就自己的巨额财产问题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因为我非常爱你们,”雅各布斯慈爱地说,“所以我决定不留很多钱给你们。”在得到女儿们的赞同后,他签字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在自己死后捐献给慈善事业。约瑟夫·雅各布斯说:“父母如果溺爱孩子,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

毕加索通常像一个商人一样对挣钱津津乐道。他曾经说:“艺术是一种易卖的商品。如果说我要多少钱就可以从我的艺术中得多少,那是因为我知道我要用它来干什么。”据说他在法国有很多不动产,并作一些极好的股份投资。丹尼尔·亨利·卡恩韦勒在谈到毕加索时说:“他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许多年来,他资助十几个贫困的画家。要是没有他的帮助,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要一直在贫困中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