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唐中叶后四裔情形

第一节 东北诸国

唐自天宝已后,内乱纷纭,已无暇复及域外之事。然其余威振于殊俗者既久,故四方诸国,来朝贡者尚多,而其文教之渐被于东方者为尤广焉。

句丽、百济亡后,半岛三国,已仅余一新罗。新罗自法敏而后,国势日盛。传三世至兴光。开元末,唐始明与以 水以南之地。《册府元龟》有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新罗王谢 江以南敕令新罗安置表》,新旧《唐书》俱失载。兴光亦助中国,败渤海海上之师。盖其极盛之时也。又三传至乾运,为其相金良相所弑,国运始衰。乾运之死,事在建中四年(783年)。《新书》本传但云乾运死无子,国人共立宰相金良相,据彼国史籍,则乾运实为良相所弑也。《传》又云:会昌后朝贡不复至,盖以其国衰乱之故?唐末,王族弓裔起于铁原,今江原道铁原府。后为其将王建所替。又有甄萱者,起于完山,今全罗道全州。亦为建所并。新罗遂降于建。建奠都松岳,今京畿道开城府,号其国曰高丽。《旧五代史·高丽传》曰:唐高宗分其地为郡县。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前王姓高氏。盖唐于 水以北之地,至末年始明弃之也。《新五代史》本传云:当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923年),遣使广评侍郎韩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来,而其国王姓名,史失不纪。至长兴三年(932年),权知国事王建遣使者来,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通鉴》梁贞明五年七月云:初唐灭高丽。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 聚众据开州,称王,号大封国。至是,遣佐良尉金立奇入贡于吴。据《考异》,说出《十国纪年》。龙德二年(922年)云:大封王躬乂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即开城。平壤为西京。建俭约,国人安之。躬乂即弓裔,据彼国史籍,弓裔初尝为僧也。观复称高丽王之语,似弓裔亦尝以高丽自号,故史讹为高氏欤?天福元年(936年)云:高丽王建用兵击破新罗、百济,甄萱以百济自号,彼国史家称为后百济。东夷诸国皆附之,有二京、六府、九节度、百二十郡,则全有半岛之地矣。《新史》言建及其子武、武子昭三世,终五代常来朝贡。其立也,必请命中国,中国亦常优答之。周世宗时,遣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以帛数千匹市铜于高丽以铸钱,昭遣使者贡黄铜五万斤云。

新罗、高丽之人,入中国者甚多。新罗:开元十六年(928年),曾遣子弟入太学学经术。至开成五年(840年),鸿胪寺籍其告哀使者、质子及学生岁满者还国,凡百有五人云。兼据新旧《书》本传。《新书·百官志》:崇玄署,新罗、日本僧入朝,学九年不还者,编诸籍,此其以朝命来者也。其人民自来者,郑保皋言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自海路来;《新书·地理志》:奚州中有归德州、归义郡,总章中以新罗户置,侨治良乡之广阳城,则自陆路来者也。《旧书·李巨传》:巨母为扶余氏,可见其人之入中国者,皆婚姻相通。又《浑瑊传》:吐蕃劫盟时,有大将军扶余准陷于贼。《新书·韦贯之传》:金忠义,新罗人,以工巧幸,擢少府监。《经籍志》:别集类有崔致远《四六》一卷,《桂苑笔耕》二十卷,高丽人,宾贡及第,高骈淮南从事。则其入仕籍者,亦不少矣。

日本与中国,虽有一海之隔,然其来者亦甚多。《新书》本传云:长安元年(701年),其王文武立,遣朝臣真人粟田贡方物。朝臣真人者,犹唐尚书也。真人好学,能属文,进止有容。武后宴之麟德殿,授司膳卿,还之。开元初,粟田复朝,请从诸儒受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即鸿胪寺为师。悉赏物贸书以归。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彼国史之阿部仲麻吕。历左补阙、仪王友,多所该识,久乃还。天宝中,复入朝。上元中,擢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贞元末,其王曰桓武,遣使者朝。其学子免橘势、浮屠空海愿留肄业,历二十余年,使者高阶真人来,请免势等俱还。又《文艺·萧颖士传》:倭国使入朝,自陈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云。《旧书》以为新罗使者语。国史所传如此。彼国史家所记,自远较此为详。据所记,在唐世,彼国发所谓遣唐使者凡十有八,苞送唐使四,迎唐使一。始于贞观四年(630年),而终于乾宁元年(894年)云。然彼国史家,亦有讳而不书者。《旧唐书·顺宗纪》:贞元二十一年二月,日本国王并妻还蕃,则其王尝一来朝,且与其妻偕来,而彼国史家,必云建国已来,未尝臣事中国,通使实始于隋,前此入贡受封者,皆其地方之酋长也,然则顺宗初还蕃者,亦得云地方酋长乎?四夷之朝贡于中国者多矣,在中国岂必得一日本为荣。国之盛衰有时,其兴起亦有迟早。日本尝朝贡受封于中国,又岂足为辱?乃必龂龂讳言之,适见其量之褊也。参见《秦汉史》第九章第七节,《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