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

唐开、天时,兵力实以西北边为最厚。朔方、河西、陇右而外,安西、北庭,亦置节度;又有受降城、单于都护庭,见第三章第二节。为之藩卫。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用能北扞回纥,西制吐蕃。及安、史难作,尽征河、陇、朔方之兵入靖国难,而形势一变矣。据《旧书·吐蕃传》。吐蕃乘之,尽陷河西、陇右之地。河、陇之陷,诸《书》岁月,颇有不同。《新书·地理志》:河右暨鄯、阶、叠、宕等州先没;宝应元年(762年),又陷秦、渭、洮、临;广德元年(763年),复陷河、兰、岷、廓;至贞元三年(787年)陷安西、北庭,而陇右州县尽矣。《旧书·本纪》:鄯州陷于至德元年十月。秦、渭、洮、临陷没之年,与《新志》同,而多一成州。然于广德元年七月,又书吐蕃大寇河、陇,陷我秦、成、渭三州,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等州,盗有陇右之地。《新书·本纪》,则廓州陷于上元元年(760年)。盖史家于诸州之陷,或总书其事于一时,岁月不必尽合;又疆场之间,一彼一此,亦或有一时之失得也。凉州陷于广德二年(764年),见《旧书·吐蕃传》。袁光庭守伊州甚久,见新旧《书·忠义传》。阶州,今甘肃武都县。叠州,在今青海东南境。宕州,在今甘肃岷县南。临州,今甘肃临洮县。大震关,在今陕西陇县西。剑南西山,亦为所侵占;《旧书·吐蕃传》:剑南西山,武德已来,开置州县,立军防。乾元之后,亦陷于吐蕃。羌、浑、党项、奴刺,悉为所裹胁;《新书·吐谷浑传》:大非川之败,举吐谷浑地皆陷。其可汗诺曷钵徙治亹水南,又以鄯州地狭,徙灵州,高宗为置安乐州,即拜刺史。死,子忠立。忠死,子宣超立。余部诣凉、甘、肃、瓜、沙等州降。宣超死,子曦皓立。曦皓死,子兆立。吐蕃复取安乐州,残部徙朔方、河东,语谬

为退浑。《党项传》:拓跋赤辞之降,自河首积石山而东,皆为中国地。

后吐蕃寖盛,拓跋畏逼,请内徙,诏庆州置静边等州处之。地乃入吐蕃,处者皆为吐蕃役属,更号弭药。又有白兰羌,吐蕃谓之丁零。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舂桑,在党项南。白狗,与东会州接。龙朔后为吐蕃所臣,藉其兵为前驱。党项在西北者,天授中内附,户凡二十万,散居灵、夏间,至德末,为吐蕃所诱,使为乡道钞边,皆羌、浑、党项,为吐蕃诱胁可考者也。安土重迁,人情之常,微特居国,即行国,能举国迁移者亦鲜。故河、陇之陷,部族为吐蕃所臣役者甚多。如《新书·地理志》,陇右道有党项州七十三,府一,县一,肃宗时内徙者仅十余州,余皆为之臣属矣。而吐蕃之好诱胁亦特甚,如《旧书·崔宁传》:大历十一年(776年)破其兵,乃有突厥、吐浑、氐、蛮、羌、党项之众。突厥而为蕃所诱胁,至于西山,无怪其为害之烈矣。奴刺,上元二年(761年)《通鉴注》云:“西羌种落之名。”此族史不载其缘起、居地,然肃、代间之侵寇,时见其名,其种落亦非甚寡弱也。灵州见第三章第二节。甘肃沙州见第四章第四节。庆州见第二章第七节。夏州见第二章第二节。瓜州,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多弥,在鄯州西,自石堡城八百十里渡黄河,又六百八十里,至多弥西界,见《新志·鄯州》分注。东会州,后改曰茂州,见第三章第四节。而患遂中于西垂。

吐蕃赞普乞黎苏笼猎赞,以天宝十四载(755年)死,子婆悉笼猎赞立。似不甚能令其下,故虽累遣使请和,申盟誓,而其侵扰如故。其事见于新旧《书》纪传者:肃宗至德二载三月,吐蕃遣使和亲。上元元年(760年),建寅月,宰相郭子仪、萧华、张遵庆等与其使盟。宝应元年(762年),建寅月,吐蕃请和,六月,使二人贡方物。二年(763年),即代宗广德元年三月,李之芳、崔伦往使,至其境,为所留。此盖其边将所为?是秋,吐蕃大入寇,中国仍以郭子仪充北道、李抱玉充南道通和使。永泰元年正月,又以抱玉为通和使,马璘副之。三月,吐蕃请和。诏宰相元载、杜鸿渐与其使盟。二年(766年),即大历元年十月,和蕃使杨济与蕃使论泣藏等来。二年四月,宰相及内侍鱼朝恩又与之盟。十一月,论泣陵随和蕃使薛景仙来,云赞普请以凤林关为界。俄又遣使十五人来朝。七年(772年),亦遣使朝贡。然其侵寇迄不绝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县境。代宗广德元年九月,吐蕃寇泾州。见第二章第七节。刺史高晖降之,因为之乡道。十月,犯京畿。诏以雍王适为关内兵马元帅,郭子仪副之。子仪自相州败后,召还京师,迄闲居。《旧书·子仪传》:相州之败,子仪以朔方军保河阳,断浮桥,有诏令留守东都。三月,以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中官鱼朝恩,素害子仪之功,因其不振,媒孽之。寻召还京师。天子以赵王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副之,委以陕东军事,代子仪之任。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朝廷旰食,复虑蕃寇逼近京畿。三年正月,授子仪邠宁、鄜坊两镇节度使,仍留京师。言事者以子仪有社稷大功,残孽未除,不宜置之散地,肃宗深然之。九月,以为诸道兵马都统,管崇嗣副之,令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取邠宁、朔方、大同、横野,径抵范阳。诏下旬日,复为鱼朝恩所间,事竟不行。邠宁、鄜坊皆见第五章第八节。大同见第九节。横野见第二节。宝应元年(762年),河中军乱,见下节。乃用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出镇绛州。隋绛郡,见第二章第六节。肃宗崩,代宗即位,程元振复请罢之,充肃宗山陵使。雍王讨史朝义,代宗欲使子仪副之,元振及鱼朝恩复间其事,遂寝,仍留京师。及是,诏出镇咸阳。见第五章第一节。部下惟有二十骑,强取民家畜产以助军。至咸阳,蕃军已过渭水。其日,天子幸陕州。见第二章第六节。吐蕃入京师,立广武王承宏为帝。章怀太子邠王守礼之子。于是六军将士,持兵剽劫,所在阻绝。子仪闻上避狄,还京。车驾已发,领部曲数百人,南入牛心谷,迟留未知所适。行军判官王延昌、李萼劝其南趋商州,今陕西商县。渐赴行在。子仪从之。延昌、萼别行先至。先是六军将张知节,与麾下数百人奔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