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帝外攘(第4/5页)

西方戎落,吐浑为大。其王夸吕,周时即数为边寇,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七节。夸吕,《隋书》作吕夸。开皇初,侵弘州。未详。高祖以弘州地旷人梗,因而废之。然又遣元谐击破之。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据《元谐传》。《吐谷浑传》作名王十三人,疑有夺字。各率部落而降。上以其高宁王移兹裒素得众心,拜为大将军,封河南王,以统降众。六年(586年)卒,令其弟树归袭。吕夸在位岁久,屡因喜怒,废杀太子。后其太子可博汗,惧其废辱,谋执吕夸而降,请兵于边吏,上不许。太子谋泄,为其父所杀。立少子嵬王诃。是岁,嵬王诃惧诛,复谋率部落归国,遣使诣阙,请兵迎接。上不可,乃止。八年(588年),其名王拓跋木弥请以千余家归化。上曰:“浑贼惛狂,妻子怀怖,叛夫背父,不可收纳,然其本意,正自避死,若今遣拒,又复不仁。更有意信,但宜慰抚,任其自拔,不须出兵马应接。其妹夫及甥欲来,亦任其意,不劳劝诱也。”十一年(591年),吕夸卒,子伏立。十六年(596年),以光化公主妻之。明年,其国大乱。国人杀伏,立其弟伏允。使陈废立之事,且请依俗尚主。上从之。自是朝贡岁至。

川、康、甘、青间诸部族,《隋书》总称为党项羌。云:高祖为丞相时,中原多故,因此大为寇掠。梁睿既平王谦,请因旋师讨之,高祖不许。开皇四年(584年)、五年(585年)、六年(586年),皆有众内附。见本传及《纪》。十六年,寇会州,今四川茂县。发陇西兵讨破之,又相率请降。其白狼国,亦于元年献方物。见《纪》。女国: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八节。《传》云:开皇六年,遣使朝贡。《北史·本纪》事在四年,《隋书·本纪》无之。要之必曾一通使命,此或今后藏地方通于中国之始也。参看第二章第四节,及《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八节。

开皇十年(590年)江南之乱,史万岁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其《传》云:“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今浙江金华县。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素时出会稽今浙江绍兴县。至泉州,今福建闽侯县。万岁盖自浙东入闽与之会也。其今粤地,王勇虽因冯宝之妻迎韦洸而败绩,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三节。然未几,勇将王仲宣即复叛。仲宣,《隋书·韦洸传》称为番禺夷,《慕容三藏传》称为岭南酋长,《裴矩传》称为俚帅,盖南夷酋豪不服隋者。时以韦洸为行军总管,慕容三藏为副讨之。洸中流矢卒。据《三藏传》。《洸传》云:洸所绥集二十四州,拜广州总管。岁余,番禺夷王仲宣聚众为乱,以兵围洸。洸勒兵拒之,中流矢而卒;一似洸迄未离广州者。《裴矩传》:矩定岭南还报,上大悦,顾谓高颎、杨素曰:“韦洸将二万兵,不能早度岭,朕每患其兵少;裴矩以三千敝卒,径至南康。有臣若此,朕亦何忧?”可见仲宣乱时,洸实在岭北也。先是裴矩奉诏巡抚岭南,未行而江南乱,吴、越道闭,上难遣矩行。矩请速进,上许之。行至南康,今江西赣县。得兵数千人。时仲宣逼广州,遣将周师举围东衡州。今广东曲江县。矩与大将鹿愿赴之,斩师举。进兵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二十余州,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矩传》。《列女·谯国夫人传》云: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韦洸于州城。夫人遣孙暄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友善,迟留不进。夫人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仲宣。夫人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裴矩巡抚诸州。岭表遂定。高祖异之,拜盎高州刺史。高州,梁置,治高梁,在今广东阳江县西。唐徙治良德,在今广东茂名县东北。仍赦出暄,拜罗州刺史。罗州,亦梁置,治石龙,在今广东化县东北。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开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隋改广州曰番州。诸俚、僚多有亡叛,夫人遣长史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上遣推讷,得其臧贿,竟致于法。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僚,所至皆降。十七年二月,桂州人李光仕起事,以王世积为行军总管,与周法尚讨平之。桂州,今广西桂林县。世积兵遇瘴未能进,战功实皆出法尚,见《法尚传》。七月,李代贤又反,虞庆则讨平之。亦见《纪》。《庆则传》作李贤。盖其人名世贤,避讳者或易字,或省字。上以岭南夷僚,数为边患,征汴州刺史令狐熙,汴州,今河南开封县。拜为桂州总管,许以便宜从事,刺史已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