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考试作弊的那点儿事(第2/3页)

自然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最常用的手段叫作“夹带”,顾名思义,就是带小抄。但这个小抄放在哪里,学问就大了。

有的考生,把小抄放在食盒的夹层里,有的放在掏空的馒头里带入考场,有的比较恶心,把小抄藏在肛门中带入考场。

冯梦龙的《古今谭概》里就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万历年间,某个考生考试携带作弊文稿,用防水的油纸卷紧了,用细线绑着,藏在肛门里。搜查的人拉着线头把它拽了出来。这个考生解释:“这是前一个考生丢弃的。”结果前一个考生被叫来对质,问:“就算是我丢的,难道不上不下,正好丢进你的肛门?那你干吗又高抬你的臀部,等着我来丢呢?”(即我所掷,岂其不上不下,刚中粪门?彼亦何为高耸其臀,以待掷耶?)

当然,有些“夹带”也是有些技术含量的,比如“继烛”。

因为有时候科举考试要考到晚上,所以考生需要自备蜡烛。有些考生就把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然后塞入卷成一条的小抄,然后再用蜡油把底部封平,堂而皇之地带入考场。

比“继烛”更有技术含量的是“飞鸽”。

在赶考之前,考生家里先训练鸽子,在考前晚上将鸽子放入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后,把当天的考题写在纸上,让鸽子带回家中。家里早就准备好若干写作高手,按题写作,再让鸽子把文章带回考场——放到如今,只是鸽子换成了手机而已。

密密麻麻写满字的“夹带”上衣

另外一些手段,甚至都有些“高科技”含量了。

有些考生会用墨鱼汁把作弊内容抄写在衣服里,再涂上泥巴,混入考场。进入考场后将泥巴去掉,墨鱼汁写的文字就会显露出来。而且据说用墨鱼汁写成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会褪色,这样的话作弊的证据也会消失。

总的来说,使用新颖的“夹带”方式的一些考生可谓生不逢时,如果放到现在,即便落榜,去做个一流魔术师也是绰绰有余。

清科举考试作弊用书

4

那么问题就来了:面对那么多种作弊手段,考官们不管吗?朝廷不管吗?还有王法吗?

管,当然管。而且招数也很多。

第一招是“盲批”。唐武则天的时候,规定考生在考卷上自糊姓名,不让批卷者知道。后来则是姓名、年龄、籍贯等都要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加盖弥封印章,防止被人拆开偷看或偷梁换柱。宋朝沿用此法,称其为“糊名”,而且还加了一道手续——专门请人将考生的试卷统一抄写,防止因为笔迹被辨认出而作弊。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作弊,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前文所说的“关节”和“偷改”。

第二招叫“结保”。这个规矩从唐代就开始了,三人一保,类似连坐。如果三个考生中有一个被发现有作弊行为,三人同时受到处罚。这逼得他们互相监督,不能因为其中一人作弊而毁了自己前途。到后来考官等人都参与作弊,于是考官和工作人员也开始结保。

第三招是对付“枪手”的。从宋朝开始,科举考试推行“准考证制度”。那时的准考证叫“浮票”,上面除注明应试者姓名外,还有面形、身高、体形等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放行,以此防止冒名替考。但这招对温庭筠这类人不管用——老子也是进考场考试的,你奈我何?

清代科举考试场景还原

光这三招还不够,第四招叫“锁院”。这一招缘起北宋年间。当时的翰林学士杨亿被任命为主考官,在开考前,他同乡中打算应科试的一些人来拜访他——目的明确,希望接受“考前辅导”嘛。这个杨亿一听他们的要求,拍案而起,大骂一声:“丕休哉!”掉头就走进了里屋。

杨亿当真是个清官?并不是。“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有聪明人立刻听出了其中奥妙。那次考试,凡答卷中用了“丕休哉”一语的,都录取了。

为此,宋太宗决定开始“锁院”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都是临时委派的。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也不能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

然而,最简单有效的一招,自然就是“搜身”了。

随着“夹带”招数的越来越多,考生进入考场前的搜身也越来越严,进场要打开他们的发结,脱去衣服,甚至……检查肛门。

在这一点上,被汉人视为“蛮夷”的女真人倒是想出了一个非常文明的办法。金朝也仿效汉人开科举,但金世宗觉得对考生进行搜身很不礼貌,所以他规定:每次进考场前,让考生脱去自己的衣服进入沐池沐浴,浴毕则让考生换上统一的考生礼服——既检查了考生,又让考场环境干净卫生,没有体臭脚臭,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