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之死(第3/4页)

这是史蒂文·奈菲与格雷弋里·怀特·史密斯合著的《梵高传》中提出的一个观点。

1956年,在好莱坞电影《渴望生活》上映的那一年,一位名叫雷内·萨克里顿的82岁的法国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他说,他在16岁的时候,就生活在奥威尔小镇,并且认识一个奇怪的画家——梵高。

雷内是一位富有的药剂师的儿子,衣食无忧。根据他的回忆,他是通过他18岁的哥哥加斯顿认识梵高的——因为加斯顿也喜欢画画,且梵高认为他意识超前。

与哥哥不同,雷内比较喜欢恶作剧。他会将盐放进梵高的咖啡里,会将蛇放进梵高的颜料盒里,还会在梵高的画笔上涂抹红辣椒酱——因为作画时的梵高在沉思时,经常会用舌头去舔笔。

尽管如此,梵高还是和兄弟俩保持着往来。一方面,是梵高喜欢和哥哥加斯顿讨论艺术,另一方面,兄弟俩经常为梵高的酒吧账单买单。

而在雷内的回忆中,一个重要细节就是,他曾经从旅店老板拉乌尔手里买过一把破旧的点三八口径的手枪,并且一直带在身上。

关于1890年7月27日这一天发生的事,雷内暗示,是梵高从他的包里偷走了那把手枪。这个说法与旅店老板拉乌尔的叙述矛盾,因为老板说是梵高向他借的手枪。而且,这和雷内之后的叙述也有矛盾:他说他与那个装枪的帆布袋形影不离,但又说他后来到了诺曼底,才发现自己的手枪没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梵高中枪的那一天,加斯顿和雷内兄弟就离开了小镇,远走高飞。

为此,《梵高传》一书做出了一种推断假设:在7月27日的那个下午,外出写生的梵高在去夏彭瓦尔村的路上(那条路正好经过他和雷内兄弟经常相聚的酒吧),碰到了雷内和他的小伙伴们。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双方起了争执——也有可能是因为又一次的恶作剧,但这一次似乎玩笑开大了,雷内的那把手枪击中了梵高。惊慌的梵高捂住伤口,一瘸一拐地回到了酒店,而同样惶恐的兄弟俩,收起了梵高的画具,包括那把手枪,就此远走高飞。

梵高的《鸢尾花》,画于1889年,就是他离世的前一年。1988年,该画以5300万美元的价格被拍卖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前面所说的五大“疑点”,都可以完美解释。

除了还有一点似乎说不过去:梵高为什么后来坚持对警察说自己是自杀?

6

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梵高的性格。

一方面,与其说当时梵高是与兄弟俩达成了某项约定,倒不如说梵高是出于自己善良的性格——他希望能够保护着兄弟俩不要遭到麻烦。这也是他当时向警察强调“不要指控任何人”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梵高自己的求死之心。

这和梵高反对自杀的态度并不矛盾。梵高自己曾写过一句话:“我不会特意寻死,不过一旦死亡降临,我也不会逃避。”

对于37岁的梵高来说,精神上的折磨、肉体上的痛苦、事业上的不顺,以及挚爱的弟弟结婚,多重打击之下,如果忽然有了一个可以不用自杀而获得解脱的机会,梵高是否能真的抗拒?

当然,一切的一切,只是推断。不过就像梵高自杀的说法一样——一切的来源只有他自己的说法,没有任何人证,也没有任何物证。

除非有时光机器,不然很难再弄清梵高当时究竟是怎样遭受那一枪的。

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清楚的:对于公众,在梵高留给后世的光环而言,自杀无疑更耀眼。

馒头说

我曾在读者见面会上讲过一个例子,大意是:有时候,一些人心目中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应该的样子,首先他应该清贫,如果他坐拥豪宅、游艇,手握价值数亿元的专利,那肯定就失去了很多味道;其次,他最好有些怪癖,比如吃饭只吃单数的米粒,住酒店时的房间号必须能被3整除;再次,如果他能愤世嫉俗,离群索居,最后孤独而死,后人却从他的遗留手稿中发现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大发明,那简直就是完美了。

我们的大众传媒其实早摸透了公众的心理和需求,在报道和塑造典型人物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往这些方面靠拢,哪怕加上一点点想象或渲染。

不光科学家,艺术家其实也是。

梵高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例子:才华横溢,穷困潦倒,孤僻抑郁,自杀而死。

那么多年来,梵高已是一个为艺术赴汤、为梦想蹈火、为真理献身的形象,而在这个形象中,“自杀”其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哪怕,这个故事的结局未必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在我个人看来,那个可能存在的另一个版本,或许比自杀来得更曲折,更能彰显梵高的性格——当然,这也只能停留在推断的层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