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总价骇人的优质炮弹”(第2/6页)

如果霍华德曾经下过甲板进入船舱,那么他就应该是被别人召唤上来的,所有人的眼睛都正竭力向前张望。他们现在确实又一次看到了灯笼,不过出现的位置比预想中的要远。“皇家方舟”号打开了更多的风帆,开始急起直追。没有哪艘船可以把“皇家方舟”号远远甩在后面,甚至连德雷克的“复仇”号也概莫能外。海军大臣不是曾经立誓保证,就航海性能而言,“皇家方舟”号在世上的所有船只中无出其右、举世无双吗?“皇家方舟”号一路直追,逐渐来到了合适的距离,追上了那盏明灯。直到薄晓的光芒逐渐爬上水面、领航者和追随者来到贝里岬③ ——如果西班牙人打算从这里进军托尔湾,战役的整个走势兴许会在此地一举奠定——附近,霍华德才恍然大悟,他一直紧追不舍的原来是敌军旗舰的尾灯,为此他几乎已经闯入可怕的西班牙新月阵型的中央。只有那两艘夜间距离自己最近的同伴“熊”号和“玛丽·罗丝”号,依然在本船左右陪同。余下的舰队船舶中,离得最近的几艘也只是刚刚在地平线上露出了中桅而已。至于弗朗西斯·德雷克和“复仇”号,则根本不见踪影。

在关于无敌舰队一役的同时代记载中,最让人气恼的地方莫过于它们在向我们展示发生了什么时,总好像隔着令人晕眩的迷雾。有的时候主要轮廓尚可辨识,细节却晦暗不明,有时候所有情景全都一清二楚,有时候却连事件的前后经过一概模糊不清。对于这一刻发生的事情,英国官方的记载仅仅提到:“我方的舰队由于看不见指路的灯笼而感到失望,因为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已经擅自离开岗哨,前去追击敌军的某些霍尔克船了……舰队在后方踟蹰,不知道应当追随何人;只有大人在‘熊’号、‘玛丽·罗丝’号的陪同下……追击了整整一夜,与敌人之间保持着不超过长重炮射程的距离;他的舰队远远落在了后面,翌日清早,最近的船只也最多只能露出半个桅杆,许多船舶完全处在视线之外,直到第二天清早将尽的时候,那些航速较快的才得以与大人重新会合。”霍华德孤身追赶西班牙舰队是轻率的鲁莽之举,但并非是个愚蠢的错误,原谅霍华德是容易的,特别是考虑到他并未对德雷克提起控诉,反而竭尽所能避重就轻地为后者开罪。不过他竟然对事态的随后发展一字未提,这一点实在难以宽宥。

我们只能假定那三艘英国船只立刻拨转航向,拼命逃离了现场,而西班牙人也恰好没有尝试追赶。同时代的西班牙文献没有对这起事件留下任何记载,不过可以想象,当西班牙人拂晓醒来,发现三艘英国盖伦帆船如幽灵般出现在眼前,他们感到的震惊想必不亚于英国人。对此,梅特伦④ 笔下的一句话可能与之相关,哈克卢特⑤ 将之重述如下:“就在那时[以霍华德几乎闯入西班牙舰队一事拉开清晨帷幔的同一天],四艘加莱赛战船的指挥官雨果·德·蒙卡达谦逊地向梅迪纳公爵提出请求,希望得到授权,前去追击英格兰的海军大臣,然而公爵认为赋予他这样的自由不太合适。”也许堂雨果的某位同僚后来曾将雨果的抱怨带回西班牙,这一席话听起来像是怨声的回响。这番话真实与否尚且存疑,不过回到拂晓刚过的那个时刻,发生这样的事并非没有可能。“皇家方舟”号和同伴的身影一定被人注意到了,“皇家方舟”号的身份大概也已经被西班牙人认了出来。加莱赛战船正是西班牙舰队中唯一真正有机会赶上敌船的分队,因为只有它们能够正面迎风航行,并在数海里的冲刺中保持上佳的速度。假使加莱赛战船能够拦阻这三艘英国船只逃遁的脚步,余下的盖伦帆船就有充足时间赶上前来,完成包抄和歼灭。

如果蒙卡达提出过请求,梅迪纳·西多尼亚一定表示了拒绝,那么人们必然要追问,为什么?难道他当真认为沿海峡前进的谕令是如此急迫,甚至不愿稍作逗留,以便击毁敌人的三艘重要船舶?他在第二天的行为使得这种猜测看上去明显站不住脚。难道拂晓时分的风力有所增强,而且方向转而对逃跑的敌人有利,让加莱赛战船的追击看起来毫无机会?这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又或者是因为梅迪纳·西多尼亚想起了老派的海战礼节,与敌酋交锋被认为是专属舰队指挥官的义务和特权,因而对于将自己无法履行的机会授予堂雨果心有不甘?或许他进一步认为,一位西班牙绅士绝不会胜之不武,以 20 对 1 的悬殊优势面对敌人,所以宁愿推迟这场期望中的对决?既然公爵的瞬间判断常常诉诸浪漫的骑士精神而非军事常识,这种见解也未必纯属臆造。事实上,如果当时真的存在哪怕一丝机会,可能迫使“皇家方舟”号及其同伴在其他英军赶来之前投入战斗,而梅迪纳·西多尼亚却当断不断的话,那么这就是他在不到 12 个小时内所犯下的第二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