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屁股下的火药桶(第2/3页)

朱元璋将诸子藩王的政治地位定得这么高,只有皇帝与皇太子才能制约藩王。在正常情况下,这样做既可体现出朱家DNA的高贵,又能够维护皇帝的最高权威。但是在非常规的情况下,当皇帝或皇太子没有办法驾驭藩王时,藩王就有可能成为帝国的脱缰野马,无人可以制约。朱棣就是第一匹脱缰的野马,他本来应该是朱明“家天下”最为忠心的拥趸,却成为明火执仗的家贼,大张旗鼓地举兵篡夺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当朱元璋刚刚离开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世界,他的皇太孙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好他的丧事。他生前苦心酝酿的分封制,其弊端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朱元璋的四皇子、朱允炆的四皇叔朱棣在谋士道衍的唆使下,正在北平燕王府邸磨刀霍霍。那令整个帝国都为之胆寒的磨刀声,若是被泉下有知的朱元璋听到,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朱元璋是个实实在在的草根皇帝,出身寒微。他自己曾经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吃过苦中苦,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孙不要遭同样的罪。他对诸子藩王的后代及后代的后代都做了制度上的规定,予以实实在在的特殊待遇的保障: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一年俸禄上万石,府置官属。身边的护卫队少者三千人,多者达万人。衣食住行,亲王们只比皇帝差一等,公侯大臣见了这些亲王也要行跪拜之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藩王们及其后代能够拥有如此优厚的福利待遇,谁还有心思干事创业。他们只需要无忧无虑度年华,四体不勤混日子就可以了。

温饱思淫欲,生出来的孩子一样荣华富贵,不生白不生,皇族子孙的数量如滚雪球似的疯狂壮大。这帮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的皇室子孙,生生拖垮了帝国的财政,也使得后来的那些皇帝在“当家”时陷入财政困境。

尽管朱元璋给诸子藩王的福利待遇极高,但有一样东西始终不愿意分给他们,那就是政治权力。朱元璋不让藩王们插手地方政务,所有地方事务的处置权力统统归朝廷任命的中央与地方的各级官吏所有。朱元璋这么做,有他自己的利益考量。他这么做的目的是限制诸子藩王的权力,防止他们将来做大、做强,威胁到中央的权力。那样的话,就会无可避免地出现骨肉相残的惨剧。

朱元璋的分封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诸子藩王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中坚力量,以此来拱卫中央皇室。目标很明确,措施却不靠谱。朱元璋的做法很矛盾:他一方面限制藩王参与帝国政务的权力,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地赋予诸子藩王极大的军事权力。

洪武五年(1373年),距离朱元璋第一次分封已经过去了四年时间。朱元璋下令成立“亲王护卫指挥司”,规定藩王一年享有的俸禄上万石,府置官属,身边的护卫队少者三千人,多者达万人。

到了洪武六年《祖训录》修成时,朱元璋又进一步地扩大了诸子藩王拥有的军事权力,不仅规定诸子藩王拥有藩国内护卫军的统率权,而且在紧急情况下还有权指挥藩国所在地的镇守军队。这样一来,地方藩王的军事权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明朝建立之初,东北、西北、云南、四川等地区还没有完全平定,徐达他们连年征战,到了洪武十四年统一大业基本完成,而此时诸王也基本长大成人。朱元璋本能地对外姓大将不放心。洪武中期以后,每逢战事,有统兵大权的将领基本上都换成朱姓亲王。也因此,朱元璋后来大杀功臣之时,无论是蓝玉还是被牵连的武将,他们都只能被动地束手就擒。手里无兵无卒,如何与朝廷对抗?

朱元璋对这种分封安排是非常满意的,认为内有朝廷,外有亲王,大明王朝必能安稳如磐石一般,“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如此”。就在朱元璋为自己的政治布局暗自得意时,有人却兜头泼来了一盆冷水。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诏广求直言,他的本意是要通过直言来打击中书省的权力,没料到却被平遥训导叶伯巨的一封奏章给惹火了。平遥因为明代城市遗址保存得好,现在是个旅游名胜,可在明初,那里不过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小小县城,而在那里担任训导的叶伯巨对于皇帝来说更是远在天边的小蚂蚁。不知天高地厚的叶伯巨上了一道奏章,他说:“皇上您对诸王的分封太过奢侈,秦、晋、燕等封国城郭宫室的规模不亚于南京城,他们手中又握有重兵。臣怕数代之后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时候再削地夺权,恐怕会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