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杀熟”是历史转型的死结(第2/5页)

韩信在关键时刻没有背叛刘邦,他在正统道德范畴内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不会为人所诟病的。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看,其实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他是刘邦的臣子,在刘邦的权力集团内部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韩信在关键时刻在背后捅上一刀,虽然在道义上说不过去,但是从权力利害关系上来看,却是绝对的胜者。

韩信没有在两大利益集团争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刻,亮出自己的剑。那么对于他来说,今后能做的也只有跟在刘邦后面亦步亦趋,要低调再低调,让所有的锋芒锈蚀在权力结构之外。就像他的那些战友们,诸如张良、陈平、萧何之辈。

有人说韩信在职场上跟对人了,因为刘邦知道怎么用他;也有人说,韩信可惜了,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去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无论怎么说,韩信只是刘邦运筹帷幄的权力局中的一颗棋子。刘邦在对待韩信这些功臣们的底线是什么呢?对此我们不能妄下结论,需要将事件和人放在那样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作分析。在分析之前,有一个历史细节不容放过。在刘邦的晚年,有一次患了一场重病,知道来日无多,于是将他的那些老伙计们喊到眼前,杀白马为盟。盟约的内容是:异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刘邦对于权力的态度,这种态度我们并不陌生,君君臣臣,要分得清清楚楚,异姓不得封王。为王者只能是刘邦的家族子弟。也就是说,王这个封号是刘氏的专利。臣子们即使手中的权力再大,也只能做臣子,而不能为王。

刘邦奉行的这一套权力体系,基本上还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家天下的封建专制王朝的延续,新瓶装老酒是官家集团的一贯作风。骁勇有余,谋略不足的项羽显然看不到这一点,他在灭了秦国之后,封刘邦为汉中王,这显然是权力体系建设的一种倒退。早在奴隶社会的时候,那些权力大鳄们就在玩这种分封诸王,国中有国的政治游戏。结果换来的却是诸侯王们的不服,大家都是王,凭什么你项羽能冒充皇权代言人来分封我。在各方势力都在参与权力分肥的斗争中,项羽成为众矢之的,并最终败给了刘邦。所以说刘邦是不会重蹈覆辙的。

我们在这里只看到了韩信的下场,却没有好好计算其中的利害关系。

首先是韩信虽然没有亮剑,却要挟刘邦封王。客观地说,韩信打个报告要求刘邦论功行赏也不为过。但是他选择的时机实在是大有问题,也就是说韩信是在正确时间做了一件完全不着调的事。他在刘邦困在荥阳陷入危局的情况下,要挟刘邦封王。这种趁火打劫的做法肯定是要被刘邦记恨的。刘邦让他带兵合击项羽,他却讨价还价要刘邦封他“假王”。那意思就是说,你不封王,我就不帮你打项羽。刘邦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皇家权力的底线不容随意践踏。刘邦的底线就是异性不能为王,所有破坏正式权力系统的行为都是杀人的利器。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如果一味纵容韩信就太不正常了,当项羽这个利益竞争者一死,刘邦就毫不犹豫地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将其封为楚王。

这时候的韩信还是应该满足的,毕竟刘邦还是给他封了一个王,虽然名不副实。凭着韩信的智慧,他应该对刘邦有所提防,可在权力争锋的舞台上,一个疏忽就会导致满盘皆输。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信的判断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功劳是完全配得上一个王位的,自己没有在楚汉相争的生死时刻插上一脚,就是送给刘邦最好的礼物。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拿刘邦与朱元璋做比较,同样是草根出身的开国君主,同样面临着开国功臣如何处理的历史难题。但两个人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刘邦出手洗牌,是因为异姓诸侯王反叛的号角已经吹响,他的做法有权力自保的意思在里面。而朱元璋的血腥屠杀,则完全是为了屠杀而屠杀,为皇权的接班人扫清障碍,是毫无根据的因疑而杀。

功臣问题是所有的开国皇帝都要去认真研究的课题,因为皇帝手中的权力价值,不应该由他一个人独享,而应该作为权力股份,让那些功臣们共同参与分肥。因为当初大伙都是提着脑袋跟你玩命干的,如今江山打下来,你却要“卸磨杀驴”。刚建国时,皇帝与功臣有一段蜜月期,在蜜月期里也有富贵共享的美好时光。可时间不长,双方感情就破裂了,刚派发下去的免死铁券还闪着光亮,可这份光亮也救不了功臣的命。曾经共过患难的兄弟,却成为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对手。

刘皇帝和朱皇帝将权力的刀锋指向了功臣,倒在刘邦剑下的除了韩信,还有臧荼、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朱元璋更是异常生猛,几乎将开国功臣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