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国的权力流氓化(第2/4页)

所以在三国时代,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出身于士族。就连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的背后,也有当地的士族财团在撑腰,为他们提供军饷,购买武器装备。否则的话,他们根本无法在乱世之中谋得一番事业,更别谈发展壮大了。

曹操是沛国谯县的豪族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他的对手袁绍则是汝南的豪族,四世三公就是出自他的家族,有四代人都能混到三公这样的中央高官位置上,这样的牛皮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吹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袁绍在军阀中的势力最大,声望也是最高的。刘表虽然是皇族,当董卓命他出任荆州刺史,他坐镇荆州干的第一件事不是处理公务,而是梳理出荆州地界的豪绅大户,随后他就娶了当地豪门蔡家的女儿为妻,同时和荆州三大豪族蔡、黄、蒯家都建立姻亲关系。如果不这么做,刘表这个外来户想要坐稳荆州地盘那是不可能的。荆州的军政要员蔡瑁、黄祖、蒯良和蒯越等人就是出自这三大家族,这些人构建起了荆州的权力壁垒。

刘备进入徐州城,也有样学样,通过联姻的方式取得徐州豪族糜家的信任和支持,混了个徐州牧干,最后糜家和刘备一起流亡荆州。江东孙氏也是依仗着豪族的势力才能割据东吴,江东四大家族张陆全朱,张家是张昭,陆家是陆逊,全家是全琮,朱家是朱桓。就连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也是士族出身,他是山东瑯玡诸葛家的人。翻一翻还有新的发现,当阳桥上一声断喝的莽撞人张飞居然也是士族出身,他在许都的时候,娶了豪门大族夏侯家的女儿为妻,算是夏侯渊的妹夫,士族对豪门,也没跑偏。

权力就这么如陀螺般转来转去,始终在士族手里倒腾。而那个具有原创精神的九品中正制的始作俑者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曹操,之所以后来这笔账算到他的儿子曹丕头上,是因为到曹丕时才算正式形成制度,并由当时的人事部长陈群具体行文执行。其实曹操的家世挺招人骂的,因为他的干爷爷是—太监。

其实不是所有在宫廷服务的人都能得到太监这个称呼,普通的小角色通常只能称之为苍头,或是黄门,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称为太监。能主动来干这行的人,基本上都属于那种敢把脸不要的主,再加上能混到一等大太监的人,就更是生猛了,所以曹操的干爷爷名声也就格外差。不过名声差一点并不要紧,曹操的老子倒是托了他干爷爷的福,历任全国最高行政长官与最高军事长官,这为曹操后来的起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曹操有着如此独特而“显赫”的出身,当时的士族根本不买他的账,那时候的士人并不需要依附朝廷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名望,而且他们往往不愁吃不愁穿,有的甚至富甲一方,吃饱了没事做就走街串巷四处骂曹家用来消食,曹操和曹丕也拿他们没办法。

曹操是干事创业的一把好手,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大权力格局中,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才。他很清醒地认识到汉代的选人制度中存在着软肋,那就是察举不实和过分倚重品德。曹操这个人身上有很多毛病,但同时兼具英雄之质。所以他在用人方面,偏重于“唯才是举”。就是说,他用的人可以像他一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关键是你要真的有才。将军要有领兵之才,谋士要有权谋之术。

他曾经无数次地向社会发出求贤令: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本事,就可以起用他们来治国安邦。这无疑是对当时权力集团用人标准的一次大变革。在这种用人体制下,曹魏帝国迎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从而为建立新的权力格局创造了条件。

曹操之后,他的儿子曹丕采纳了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继续贯彻落实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

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各郡设置中正官,各州再设大中正官,中正官的职责就是对够资格的人选进行量化打分。也是根据这个人的道德和才能给予一个总的评价,然后再结合他的家世和才德给出一个综合品级。这个品级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共九品。通常情况下,一品是光设不封的,所以二品就成了最高的评价,三品以上的是上品,以下都属于下品。这就是九品刚刚推行时的雏形。

中正评议的结果要上交给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存档,作为将来选官的依据。当官职出缺的时候,就在吏部的人事档案里面找人补缺。九品中正制的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做官要依靠个人的名望,要经过当朝大臣们的举手表决,方才有效。名望这玩意是个介乎虚实之间的东西,获得名望的最可依赖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看你是不是出身于高门之家,其他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