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女人和瓶(第3/3页)

段老板又问了几个姓,芸有问必答。

他又请她背《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什么的,芸同样张口就背,一次磕巴都没有。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背的?”

“自幼。”

芸没说实话——其实一年多以来,她几乎天天在坐前台的八小时里背,以打发无聊。多亏韩姐给她的是巴掌大的袖珍本,低头看也不易被发现。

而韩老板,也只字不提“元青花”实际上是他花多少钱买的。

他最后说:“像你这么好的记性,没上过大学太遗憾了。如果有可能上大学,你想学什么专业呢?”

芸毫不犹豫地说:“大众服装设计。”

不久,芸到一所民办大学上学去了,段老板找朋友推荐的,并替她预交了大学四年的学费。

芸离开北京那天,公司有不少人在站台上送她。老板感激之人,头头脑脑皆表现出心怀敬意的态度。

韩姐也出现在了站台上,挽着与他相好的男人。段老板为她的女儿交了一笔终身医保;那男人打消了后顾之忧,与韩姐把证办了。

送芸的人们回到公司,一出电梯,见架子又摆在那儿了,玻璃罩内是那“元青花”碎片。

纸牌却换了,其上写的是——“此元代青花,碎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段某某亲写以铭记。”

韩姐却因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辞职了。

段老板也未挽留,给了她特大方的一笔“精神损失补偿金”。

他对芸和韩姐的善举,使他赚足了好口碑。那一年北京市海选道德模范人物,他的名字在网上也出现过的。

我的一名学生在他的公司上班,向我讲了此事,嘱我只要不写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但写无妨。

而我觉得,即使写了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段老板的形象也还是蛮高大的。一事善,一意佛啊!

2016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