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逐鹿中原 六 参合陂的哭声(第2/2页)

拓跋虔一向不设防备,看到燕军来攻,才仓促出战,龙城兵是燕国战斗力最强的鲜卑旧部,一个个奋勇争先,如下山猛虎,魏军招架不住,拓跋虔战死,残部全部被后燕收编。

拓跋虔是拓跋珪的弟弟,在北魏威望不小,他的死讯传来,拓跋珪大惊失色,就想逃走,北魏各部都开始心怀二意,拓跋珪竟不知往哪里逃。

燕军一路前行,慕容垂来到了昔日战场参合陂。万人坑上的泥土犹新,一年前尚且生龙活虎的数万士卒已成堆积如山的尸骨,无数冤魂仿佛还在山间飘荡。燕军设下祭坛,死难将士的父兄一起放声痛哭,声音响彻山谷。

白发苍苍的慕容垂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又惭又恨,那最后一点战斗的气神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哇的一口鲜血吐了出来。一代枭雄慕容垂,就此在血泪交加的参合陂前倒了下去。

慕容垂病情日益严重,终于丧失了继续进军的可能。燕军在平城停留了十天,修了座燕昌城(欲昌则不昌,哎),便匆匆返回,慕容宝等人的前军也只好全部撤军。

拓跋珪得到后燕叛卒的消息,本想乘隙追赶,听说平城沦陷,加上对慕容垂终究还有一丝恐惧的心理,便引兵退回阴山。

慕容垂战斗的一生,以这样一场凄惨的战争结束了,他在归途中病逝于上谷郡的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终年七十一岁。参合陂的哭声,也和英雄慕容垂的名字一起,流传下来,直至今天。

笔者写到此处,不禁为参合陂上的后燕兵士默然悲恸,而我所能做的,也不过是聊以一首七律,来追怀当日的场景:

慕容英名亘古垂,天龙读罢还欲知。

才高怎敌三朝废,智足能成百胜师。

复国开疆新辈损,翻囊探底老王思。

阴风不与当年便,四万男儿立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