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鲜卑 十三 石虎之结(第2/2页)

后赵在石虎统治时期东征西讨,看似强大无比。事实上是越打越衰,先是不敌前燕,到后来连与前凉交战都难占得半点便宜。

石虎疯狂敛财,大修行宫,后赵国力日蹙。有个名叫吴进的该死的和尚向石虎建议,胡人的国运将衰,晋人要复兴了,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苦役晋人来压制晋人的气数。

石虎推崇佛教,对“佛门弟子”的话是言听计从,便下令强征百姓服役,在邺城北面昼夜不息地修筑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和长墙,结果碰上暴风雨大作,役夫死者数以万计,尸横遍野;他又在全国范围内征调战时物资,不交者格杀勿论。至此,胡人统治最残忍最黑暗的一面全部暴露无遗。

石虎再无力继续发动战争,东宫储位之争已经把他搞得心力交瘁。他的太子石宣在荒淫残忍这一点上丝毫不输给当初的太子石邃。

东宫管事孙珍得了眼病,向侍中崔约询问有什么良方可医,崔约开玩笑说:“浸在尿里面就可以治。”孙珍纳闷地问他:“眼睛怎么可以浸在尿里?”崔约回答:“你的眼珠内陷,正好可以浸泡。”孙珍听了生气,就把这事告诉石宣。石宣是个胡相十足的人,眼睛生得特别深,听了大怒,就把崔约父子都给杀了。

石宣喜好玩乐,就向石虎提出到名山大川祈福,实则是以此为名去游猎。他出行时乘着华美的大车,顶上华盖,身后旌旗,数十万兵卒相随,浩浩荡荡地开出邺城。来到一个游猎的场所,石宣就命手下的将官兵士围出一个近百里的大圈,将鸟兽驱赶到中间。到了晚上,兵士们点起火把,几百个游猎高手骑上高头大马,在圈子里射猎。石宣则怀抱美人,坐在辇车上远远地观望,一直到鸟兽全部没了才结束(这场景就好像古罗马的角斗场)。如果有鸟兽逃出了包围圈,就要追究围守兵士的责任,有官爵的就把马给充公,没官爵的就鞭笞一百。更惨的是兵卒们也受不了如此大规模的折磨,在半道饿死冻死的又有上万。

石宣经过三州十五郡,到处抢掠,弄得民不聊生。

石虎却觉得这么大排场很过瘾,又让自己宠爱的另一个儿子、秦公石韬也如法炮制,到西面的并州、秦州和雍州游猎了一番。

石宣心想一个小小的王公居然能得到和自己一样的待遇,心中十分嫉恨,怀疑石虎要把自己废掉而另立石韬。这时石韬又在府中修殿堂,起名就叫“宣光殿”,大梁就修了九丈长,这在当时是违制的。石宣来到殿上一看,“宣光”二字明显是在影射他,心中大怒,拔刀砍了工匠,又把大梁截断。石韬也不吃素,当即下令重修大梁,加到十丈。石宣见石韬明摆着跟自己对干,就开始秘密培养杀手,伺机行事。

这天晚上,石韬与手下官僚在东明观举行宴会,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实在回不了府了,就夜宿在佛堂精舍里。石宣的杀手悄悄翻墙入室,将石韬暗杀。

石宣自认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次日上朝就向石虎禀告。石虎闻讯悲痛欲绝,就要去看个究竟,司空李农劝谏说:“杀害秦公的恐怕就在萧墙之内,陛下不可轻易出动。”石虎觉得言之有理,就在太武殿设下灵堂,派重兵把守。

石宣带着千名随从来到灵堂,却不哭,只呵呵地笑,他揭开被衾,看到弟弟的尸体,得意地大笑而去。

如此举动令石虎疑心大起,他假托杜皇后过于悲伤、生命垂危,召石宣入殿,将他扣留;恰逢知情人来举报,石虎就派人去太子府中捉拿几个杀手,经过一番诱供,终于查出罪魁祸首。

石虎震怒,把石宣关进猪圈,以铁环锁住下巴,用猪食来喂养。石虎一心要为石韬报仇,却要为一子而杀另一子,他在邺城北门架起柴堆,命石韬生前的宠幸把石宣拔掉头发,抽出舌头,拖上柴堆,继而砍下手足,挖掉双眼,剖开肚子,然后再将他活活烧死。

石虎在这场父子、兄弟的相残中也深受刺激,从此得病。

在接下来选择太子的问题上,他没有选择年长的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而立了年幼的齐公石世。他对群臣说:“我真想用三斛纯灰来好好洗一下自己的肠子。也许我腹中太脏了,所以才尽生恶子,年过二十就想杀父亲。如今石世才十岁,等他二十岁时,我已经老了。”

石虎的腹中并不是脏,那里只是有个解不开的结,这个结从他废掉石弘的那一天起就打下了,它日复一日的把后赵帝国拖向深渊。当这个结随着石虎的逝去而消失的时候,他身后的那个国家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