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六章 神助拳,义和团(第3/8页)

平心而论,洋教士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办理医药卫生,创办孤儿院、盲人院、聋哑学校,兴办教育事业、参加扶贫救灾等社会事业等等,可以说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这伙人功不可没。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带来了相当多的负面效应。

首当其冲的是原有的文明体系。一些有地位有学识的人在信了教后,便往往会对中国的传统文明进行质疑,光质疑还不算,还到处宣传,比如什么佛道儒是迷信,上帝才是真科学等等,弄得一大批没啥思考能力的人也觉得中国不行,外国的月亮好像更圆一点。

倒不是说怀疑自己国家不好,只不过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节骨眼上,这么做比较危险而已,还记得高杉晋作的话么?叫“欲夺人国,必先取其心”。

其次就是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危害。

乍看之下传教跟危害老百姓似乎没啥关系,其实不然。

由于德国在山东的势力日益扩大,让诸洋和尚也沾了光,传教士在山东的地位很高,高到连官府都不敢过问的地步,即便他们杀人放火,那也只能依着德国的法律来判,这叫治外法权。

于是洋教士要盖教堂,就征走了农民的土地;要修路了,就拆了农民的房子。

这还不算什么,更糟糕的是一些流氓地痞看着入洋教不光能拿真金白银的好处还能狐假虎威地作威作福,于是便纷纷信了上帝,然后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仗着背后有洋大人,都不怎么鸟官府。

这样很多本分的老实人感到了愤怒,而隐藏在山东一百多年的反政府组织义和拳则看到了生机,就这样他们重新跃上了时代的舞台,以练武练拳杀洋鬼子为名,将很多对洋人和洋教不满的老百姓组织了起来,共同对抗外来势力,并自命为义和团。

义和团的组织单位从下到上分别为坛,总坛跟团,各单位领导一般都叫大师兄,副手为二师兄。

不过这时候肯定不能再搞反清复明了,不然腹背受敌死得快,因此有一个练梅花拳的师傅叫赵三多的,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首次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也就是说我们是良民,帮助政府攘夷的良民。

同时还编了一套山歌词,没事儿嘴里就唱着玩:“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天无雨,地焦黑,全是教堂止住天……”

一边唱,一边整教民,不管是真的信耶稣还是地痞流氓为了混吃喝,总之只要信了教,跟洋人扯上了关系,那么在义和团拳民的眼里就该杀。他们把教民或者在洋人那里做事的人叫作二毛子,也就是汉奸,碰到了通常做法就是宰了。

于是在山东半岛上刮起了一股最炫攘夷风,一开始还仅限于针对教民或跟洋人直接发生关系的人群诸如买办之类,但时间一久,就连稍微跟“洋”字沾边的也不放过了,像说洋文,用洋货的,都属要肃清的对象。

洋货的范围很大,除了照相机自行车等高精尖产品之外,洋布洋货乃至铅笔橡皮等当时中国无法自行生产只能靠进口的东西都算。因此曾发生过“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这样极端的事例。

凭良心讲,这种仇恨无限扩大化的行为虽说很不可取,但多多少少也勉强算是事出有因,可这却并不是义和团所做的最可怕的事情。

当发展到后来,一小部分义和团团民直接开始了“有辫子抓辫子,没辫子梳个辫子也要抓”式的公报私仇,比方说练拳的张三家隔壁住了个不练拳的李四,那李四多年贫农也别说用洋货了,见都没见过,可是他跟张三有仇,于是张三就找到了自己的大师兄,说这李四是二毛子。于是大师兄便带着大伙连夜把李四全家给砍了,顺便再将其财产劫掠一空。

这种事情不多,但有。

不过,尽管义和团的扶清灭洋之举几乎把整个山东半岛都给折腾得够呛,但却并没有招来衙门的镇压,非但不镇压,反而还受了褒奖,这主要源于一人,那便是时任山东巡抚的毓贤。

毓贤,正黄旗人,著名酷吏。

此人为官清廉,但手段残忍且头大无脑。当年他曾任曹州知府,以剿匪除盗为名实施恐怖统治,任期不过四年,发明的各种酷刑及刑具却有二十来种,杀害人命更是不计其数,因此人送外号屠户。

不过对于义和团,毓贤倒是客气得很——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仇洋派。当时朝廷已经风闻当年在山东闹腾的反清复明义和拳又重出江湖了,便下旨要求毓贤切莫辜负了自己屠夫的美名,赶紧开剿吧,可毓大人却回奏说这些义和团的团民都是些好老百姓,只不过被洋人洋教欺凌,才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他们绝非什么反政府组织,这“扶清灭洋”四个大字就是最好的证据。因此建议不要清剿,不但不应剿,还应该给他们编制,让他们当民团,协助朝廷,抵抗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