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七章 抗日援朝:明朝国力的拐点(第4/5页)

该船此时已经伤痕累累,帆柱折断,船舱内也开始进水,眼看着就要沉没,家臣种子岛时久看到这个情景立刻命令船只上前搭救,却被朝鲜水军缠住,脱身不得。正在危急关头,同为岛津家家臣的山田有信也赶到附近,这才将义弘一干人等救到自己的船上。

当时的现场目击者,岛津家家臣大河平某事后回忆称:“殿下(义弘)的旗舰眼看就要沉没,在生死之间徘徊,人人都为此捏着一把汗,紧张得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一般,唾沫也卡在了喉咙处怎么都咽不下去。”

此时李舜臣和陈璘的船队已经打败了寺泽广高和高桥统增,正在追着两人的屁股后面痛打落水狗。突然背后一阵喊杀声,一支船队如同神灵下凡一般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陈李两人的船队立刻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

来人正是刚才逃走的桦山久高。

其实,刚才久高那一伙人虽然逃上了岸,却并未逃远,而是纷纷躲在了岸上的山林里观察着战局的动态,而李舜臣却误以为他们是真的逃到岸上落草为寇去了,于是一边盘算着待会儿打完了岛津再去抓流窜犯,一边又转过身子开始追着其他日军船舰了。

这就犯了一个不管是战场还是街头打架的大忌:将后背留给了敌人。

久高军的神奇复活以及完美的卡位,使得刚才还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寺泽广高和高桥统增士气大增,立刻如同吃了兴奋剂一般,掉转船头向李舜臣、陈璘的旗舰冲了过去,搞起了前后夹击,并和久高军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包围圈。

于是,混乱的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画面——日军被明、朝联军包围,而明、朝联军的最高统帅又被日军包围。

此刻的李舜臣第一反应应该是心头一颤,情知不妙,但是一切的一切都为时已晚。

几个萨摩人已经争相跳上了陈璘的旗舰,卫队赶紧上前拼死阻拦,怎料萨摩人彪悍又不要命,卫队纷纷被砍倒在了刀下,陈璘之子陈九经见势不妙立刻提刀挺身上前,意图抛命救父,怎奈何本事不济,几十秒内便被人白刀进红刀出地戳成了血人,然而名将之子的他本着最后的意志愣是做到了“血淋漓,犹不动”。旗舰士兵几乎全军出动,才好不容易赶走了萨摩人,保住了陈璘一命。

这时,李舜臣的旗舰也被数十艘日船团团围住,一阵炮火猛烈的轰击之后,船上血肉飞溅,火海一片。李舜臣胸口亦中流弹。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奄奄一息的李舜臣拉住闻讯赶来的侄子李莞:“前方战事紧急,若是让他们知道主帅战死必然会影响士气,我死后,你替我指挥军队,而且,别把我的死讯泄露出去……”

李莞含泪答应,几分钟后,一代名将抱憾长辞。

相当遗憾,也是理所当然的是,李舜臣最后的遗愿并没有实现,很快整个露梁海峡都知道了他的死讯,明、朝联军的士气一下子降落到了谷底。

其中,朝鲜水军率先崩溃,失去了如同神明一般光辉领袖的他们,很快四处逃散开去,明国军队虽说还能接着打,但是看看周围到处都是死命逃跑的朝鲜弟兄,自然也战意顿消。

就这样,经过了整整一夜的厮杀,日军终于冲出了包围圈,明、朝水军也撤向了古今岛。被解除了海上封锁的小西军团也终于得以平安地从光阳湾出海,向着釜山方向航去。

十一月十八日,也就是泗川会战之后的一个多月后,日本方面的撤退终于开始了。

撤退以在蔚山城苦战不已的加藤清正为首,黑田长政、锅岛直茂,接着是立花宗茂和小西行长等人。

殿军自然是岛津义弘。

萨摩军在当月二十四日,最后一个到达了日本的对马岛,标志着历经七年的朝鲜侵略战正式告终。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这场战争的是非对错,已经没必要去讨论了,侵略者就是侵略者,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所发动的侵略战争,终究是一场罪恶的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纵然能够理解,也绝对不能接受。

这场战争是很无语也很纠结的。

本不应该侵略的,去侵略人家;本没必要去插一手的,去插了大大的一手;本来应该上下一心奋起反抗赶走侵略者的,反倒没了声音。

不仅如此,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日本方面认为,即便是穷尽举国之力,也是没可能打过当时世界第一的大明帝国。总的来说,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的一场错误且不光荣的战争,早知道说什么也不去那个鬼地方了。

他们同时认为,也因为这场战争,才导致了丰臣家政权的最终灭亡。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详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