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英雄梦想(第3/4页)

老妪惊得松了手中的筷子,不确信地问道:“真……真的?可是听他们说,怕流民作乱……不会放他们进来……”

萧铎摇了摇头:“无论是大周的百姓,还是淮南的百姓,在我眼中都是一样的。大周如今虽只占中原之地,但十年,二十年之后,淮南终会并入中原的版图,实现一统。到时候淮南的百姓也是大周的子民,不分彼此。既如此,我们有何理由弃他们于不顾?我们不仅会放他们进来,还会给他们吃食,若他们愿意留下,也可以在中原拥有土地,继续生活。”

老妪要跪下谢恩,萧铎拉着她:“阿婆,无需如此。善待百姓,是皇室应该做的。”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眼前仿佛铺开了一幅九州的名山大川图。那里有北国的大雪纷飞,有江南的烟雨小巷,还有中原的大河沃野。他要用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再现当年的盛世。这是他深藏在心中的火焰,也可谓之梦想,尽管现在看来,是那么遥不可及。

但他还未三十岁,他等得起,只要命运肯给他这个机会。

***

京城的皇宫里头,夜已经深了,天高月明,各宫皆已经熄了灯火,整座皇城显得十分安静。中原几度易主,当权者忙着征战四方,并未好好修缮这些宫殿。他们虽高大巍峨,带着森严的天家气象,却远谈不上美轮美奂。跟前朝毁于战火的大明宫,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萧毅在滋德殿中,与新任的枢密使吴道济下棋。殿中静寂无声。

宦官将宫中的灯都聚到了两个人的身旁,萧毅拿起手边矮几上的茶,端起来饮了一口:“道济,朕输了。你不必再苦苦思量,怎么让朕赢几子。这一晚上,你光顾着想这些,也够累了。朕虽已是皇帝,倒也不是输不起。”

吴道济笑道:“皇上英明。”

萧毅站起来,走到窗边站着:“茂先的信你看过了,以为如何?先前朝议的时候,多数大臣反对接受流民。要我们同后蜀一样,阻止他们进入国境。”

“臣认为殿下说的很有道理。如今中原初定,是时候让百姓安定下来,大量归还的土地也急需要人耕种。国库的确还不够充裕,但各位节度使的治所,不可能没有余粮。臣听说有不少仓廪,稻谷都堆得发霉了,只是舍不得拿出来而已。若我们接受了这些流民,让他们变成中原的百姓,那还有什么大周与南唐之分?臣以为,殿下比我们看得都远。”

萧毅点了点头,又回头看吴道济:“你可知朕为何要将茂先调到澶州去?”

吴道济摸着胡子道:“陛下手中需要一把宝剑,将旧时的陋习沉疴,挥刀斩断,这样才能开阔出全新的局面来。臣以为,殿下就是那柄利剑。只有凝聚了民心,大周才可谈强盛啊。”

“的确。朕现在还需要那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若此物能归于大周,不就是天意吗?朕已命黄观务必从九黎将此物取来。”

吴道济一愣,抱拳道:“皇上,传国玉玺乃是圣物,万不可强取啊。”

萧毅冷冷道:“若朕再不下手,怎知那些山野刁民不会将传国玉玺偷运去别处,敬献给旁人?到时候那些反对朕的人,便会借题发挥!朕一忍再忍,绝不可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吴道济不知道九黎发生了何事,竟惹龙颜大怒,也不敢再开口多言。

宦官过来禀报:“皇上,礼部尚书王汾大人求见。”

王汾向来是个明哲保身的老狐狸,在汉帝与萧毅斗得不死不休的时候,他紧闭家门,缩在家中,哪边都不偏帮。因着太后的关系,汉帝也没有动他,而萧毅登基之后,为了安旧臣的心,自然也升了他的官。只不过吴道济这些曾经被王汾压一头,现在纷纷爬到王汾头上去的人,并不怎么待见这位礼部尚书。

吴道济起身道:“既然王大人有事面见皇上,臣先告退了。”

皇帝终于点头放人,吴道济躬身退出,在门口跟王汾打了个照面,不咸不淡地互相见礼。虽已是深夜,但是皇帝为了方便众臣议政,在宫中专门辟了住处,吴道济也不用夤夜出宫。吴道济回头看了眼滋德殿,还是将身边的小厮招到前头来,在他耳旁交代了一番。小厮会意,匆匆忙忙地跑到皇后居住的慈元宫去了。

慈元宫已有几年未有新主,柴氏入住之前,宫人废了好大一番劲整修,如今才有了些样子。柴氏已经休息,小厮便将吴道济的意思告诉给了秋芸。秋芸现在是皇后身边的女官,帮着处理后宫诸事,颇有主意。她听了小厮的话后,说道:“回去禀告吴大人,就说我定会转禀皇后娘娘,多谢他的好意。”

“那有劳姑姑了。”小厮完成任务,匆匆走了,不敢在内宫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