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近代史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第2/3页)

时北洋方面,主持外交军事的是李鸿章。鸿章是顾虑国力,始终不愿启衅的,所以电令在福建方面的张佩纶等,注785勿得先行开衅。我福州的海军,遂为法所袭击。兵舰十一艘沉其九。船政局和马尾炮台都被毁。明年,法舰又入黄海,封锁宁波口,破镇海炮台。又南陷澎湖。其陆军亦破谅山,陷镇南关。然刘铭传弃基隆而守淡注786西提督冯子材,亦大破法兵于镇南关,长驱复谅山。云南岑毓英的兵,亦击破法兵,进逼兴化。乃由英国调停。由李鸿章在天津,再与法国立约:(一)法越条约,中国悉行承认。惟中越往来,不得有碍中国威望体面,然亦不致有违此次之约。(二)画押后六个月,派员查勘边界。(三)中国边界,指定两处通商。后来界约和商约,于一八八七年成立。广西开龙州,云南开蒙自和蛮耗。中国货入越南的,照海关税则,减十分之四。越南货入中国的,则减十分之三。

缅甸自十八世纪以来,时有内乱。当一八八二年时,法人曾与结密约,允代监禁缅甸要争位的王族,而缅甸人许割湄公河以东属法。明年,此约宣露。英人大惊。乃于一八八五年,乘中法多事之秋,发兵陷蒲甘。遂陷旧都阿瓦,和新都蛮得。俘其王,致诸印度。缅甸遂亡。中国和英交涉,英人说缅甸史籍,但称馈赠中国礼物,并无入贡明文,不肯承认缅甸为中国藩属。后来又说缅甸曾和法国立约,倘使仍立缅王,《法约》即不能废,欲由缅甸总督派员来华。这时候,英人将实行《芝罘条约》,派员由印入藏。中国欲杜绝此事。乃于一八八六年,和英人订立《会议缅甸条款》:(一)中国认英在缅政权。(二)每届十年,由缅甸总督选缅人入贡。(三)彼此会勘边界,另议通商专章。(四)而将派员入藏之事停止。注787

当英人初并缅甸时,因虑缅人不服,而中国从中援助,所以愿允中国展拓边界;并允将大金沙江,注788作为两国公共河流。中国要求八莫,英人未允;而允另勘一地,由中国设官收税。曾纪泽在英,和英国外部互书《节略》存案。后来中国迁延未办。到一八九二年,薛福成再向英国提起,英国人就说《节略》在一八八六年条约之前,不肯承认。一八九四年,福成和英国订立《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一)所谓展拓边界者,遂仅允以北丹尼、注789科干之地归我。两属的孟连、江洪,上邦之权,仍归中国。惟未经与英议定,不得让给他国。注790(二)中国运货和运矿产的船,得在大金沙江行走。税钞和一切事例,与英船同。(三)其出入货品,照海口减税十分之三,或十分之四,则和法、越之约一律。中国的边界,向来是全不清楚的。当初和英国议界时,曾要求腾越所属汉龙、天马、虎踞、铁壁四关。汉龙、天马,本无问题。虎踞、铁壁,照云南省的地图,亦均在中国界内。英人以为必不致误,遂许照原界分划,后来实行查勘,才知道二关久为缅占,注791英人遂不肯归还。而汉龙、天马,虽许归还,汉龙又不知所在,于此约中订明“由勘界官查勘;若勘得在英国界的,可否归还中国,再行审量”,岂非笑柄?而此约所定之界,于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以北,又未能分划,订明俟将来再定,遂为后来英人占据片马的根本。

《英约》所以订明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他国,所防的是法国。法国既并越南之后,就想侵略暹罗。暹罗在后印度半岛三国中,是最能输入西方文化的,所以未致灭亡。然靠他独拒英、法,自然力亦不足。一八九三年,法人以湄公河东曾属越南为口实,向暹罗要求割让,暹罗不能拒。而中国车里辖境,亦大半在湄公河以东,法人以划界为请,遂于一八九五年,订立《续议商务界务专条》、《商务专条》:(一)改蛮耗为河口,添开思茅。(二)云南、两广开矿,先向法人商办。(三)越南已成或拟设铁路,可接至中国境内。《界务专条》,法人亦多所侵占。而其中猛乌、乌得,实在江洪界内,亦割归法国。英人乃于其明年,与法国订立协约,放弃江洪,定以湄公河为两国势力范围界线,湄南河流域为中立之地。然后向中国提出违约割弃江洪交涉。于是一八九七年,中国再和英国订立《中缅条约附款》。照一八九四年之约,地界又有变动。而(一)申明现存孟连、江洪之地,不得割让。(二)驻蛮允领事,改驻腾越或顺宁,并得在思茅设领。(三)云南如修铁路,即允与缅甸铁路相接。(四)添开梧州、三水、江根墟。(五)许英人航行香港、广州至三水、梧州。(六)江门、甘竹滩、肇庆、德庆,均准上下客商货物。(七)北丹尼、科干,均割属英国。(八)而将查勘汉龙关一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