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第2/4页)

1801年签订的《吕内维尔条约》(Treaty of Lunéville)将莱茵河左岸割让给了法国,德国南部和西部的中小邦国遭到领地变更。围绕着帝国内部如何补偿这些邦国,1803年,帝国召开的一次议会通过了所谓的《全帝国代表会总决议》(Reichsdeputationshauptschluss),废除了大量先前独立的政治单元,或将它们并入大的领地中。就这样,约350个自由的帝国骑士和伯爵失去了领地,也失去了他们和皇帝的“直接”隶属关系。取消了112个政治单元,其中包括20个大主教区和教会诸侯领地,40个男修道院和女修道院,以及除了6个自由城市以外所有的自由城市。许多领主自然很高兴自己的领地又增加了,他们选择了无视拿破仑此举的真实目的—将自己赢得的德意志领地变为法国的殖民地。拿破仑脚踏欧洲的大片土地,于1804年秋称帝。奥地利的弗朗西斯二世(Francis Ⅱ)也在同一时间称帝,获得了“奥地利皇帝”的称号。于是,一些从拿破仑革命中受益的德意志小邦决定退出神圣罗马帝国,将自己置于法国的庇护之下。1806年7月,拿破仑创立了莱茵联邦(Rheinbund),由16个德意志邦国组成,其中包括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等,还在神圣罗马帝国外建立了华沙大公国。莱茵联邦实行《拿破仑法典》,并展开了包括废除农奴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1806年8月6日,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正式废除。

1795年起,普鲁士一直保持中立。然而,1806年9月,腓特烈·威廉三世(Frederick William Ⅲ, 1797—1840)十分不明智地决定和法国宣战。普鲁士军队在18世纪晚期,由于几十年未进行改革,纪律涣散,又因准备不足,于1806年10月14日在耶拿战役中大败给了当时勇猛的法国军队。1807年《提尔西特条约》(Peace of Tilsit)签订,普鲁士易北河以西的土地全数归于法国,还搭上了东部的一些领土。此外,还须赔款,并为拿破仑后续的进军提供一些人马和资金。这次战败为普鲁士提供了一系列改革的机会和动力。

图19 1806年耶拿战役。出处:Weltgeschichte(Berlin: Ullstein, 1907—1909)。

普鲁士的一系列改革既不是单个的统一工程,也不是由关系密切、组成单一的革命者推动的。两个主要改革者的名字经常被一个误导人的连字符连起来,被称为是“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SteinHardenberg reforms,但其实两者的意见根本是互相冲突的)。一小部分改革者利用普鲁士战败的现状,试图将以前的改革计划付诸实践,而其他措施则是作为“防御性的现代化”方法来加以实施,或针对某些迫切的需求进行改革。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军事领域。

1807年,农奴制被废除。因为农民一般无法付清补偿款,他们名义上的自由在实际中意义寥寥,主要的受益人还是贵族(最初的立法后来也被修订为偏向贵族)。“庄园”的概念使得出身,而非社会阶级决定了地位。一旦这个限制被打破后,贵族就可以进入中产阶级从事的行业,而农民和中产阶级就能(至少在理论上)购买贵族的地产。从等级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使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可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还有协会限制权力的废除,以及内部贸易壁垒包括城市消费税的消除。不过,这时的经济改革只是局部改革,一些措施后来又被废除了。例如,1810年废除了贵族免税制度,但1819年又重新实施。另外,直到1848年,普鲁士贵族还一直对他们之前的农奴享有民事管辖权,直到1872年还有警卫特权,直到1891年还有一些行政特权。政治上,普鲁士政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其部门和内阁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既没有宪法,也没有国民议会。城市可以自治,但农村不可以。法国令人震惊的军事胜利也引发了普鲁士的军队改革,并由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格奈森瑙(Gneisenau)和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主导。1813年引入征兵制,建立了战时后备军(Landwehr),1814年通过了军队法。但改革还是没有完成。1815年后,征兵实际上并非面向全民。教育上,18世纪基础教育义务制得到了普及,职业技术中学和贵族的骑士学院也进行扩招。此外,普鲁士在这个时期还引入了精英中学—高级文理中学(Gymnasia),并在柏林建立了洪堡大学。从占领研究前沿到为欧洲工业化培养最优秀的劳动力,普鲁士的教育在19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虽然普鲁士的改革受到了一些限制,成果也参差不齐,并缺乏整体的协调性,但总的来说,改革还是成功地让普鲁士能够更好地面对19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