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格格不入之人(第2/15页)

康拉德与波蒂奥雷克在大部分事情上的看法南辕北辙,在如何对付塞尔维亚上亦然。康拉德设想在八月第二个星期发动迅猛的攻击,由波蒂奥雷克率领第五军越过德里纳河下游扑向瓦列沃,在那里包围、消灭被第二集团军困在贝尔格莱德与马奇瓦(Macva)地区之间的塞尔维亚军,但波蒂奥雷克对这场仗该怎么打,有全然不同的看法。康拉德把第五集团军视为将第二集团军铁砧上的塞尔维亚军击碎的锤子;波蒂奥雷克则把未受过山地战训练,不可能在德里纳河下游取得多大战果的第五集团军,视为堵住塞尔维亚军的铁砧,而由第六集团军将塞军击碎。第六集团军将在维舍格勒(Visegrad)附近越过德里纳河上游,然后插进被第五集团军诱来的塞尔维亚军侧翼。

作战计划之凌乱,叫人直呼不可思议。康拉德要求“强势挺进塞尔维亚心脏地带”;波蒂奥雷克主张陈兵德里纳河下游,等塞尔维亚人来犯,届时,花上几星期才能横越友善但未被开发的波斯尼亚,并通过位于利姆(Lim)河、德里纳河上游的荒凉山区过来的第六集团军,正可攻击塞军暴露的未设防侧翼。[8]两个计划都建立在不实的认知和对地形、敌人动静的极度无知上。战前,哈布斯堡军方未把飞机的购置列为要务(买进的飞机数量是德国的五分之一、法国的三分之一、俄国的二分之一),因而缺乏掌握塞军动态的最可靠办法。[9]康拉德的计划认为,尽管塞尔维亚人(透过俄国情报)知道第二集团军会调离,但这支军队仍会引走大批塞国兵力。波蒂奥雷克的计划认为,尽管位于第五集团军左侧的第二集团军被调走,尽管第六集团军迟迟才会抵达其右侧的山区,但第五集团军不会覆灭。第二集团军大半兵力会在八月十八日开拔前往加利西亚,但第六集团军要等到八月十三日才完成其在萨拉热窝周边的动员,且在八月二十日前到不了德里纳河。霍夫堡宫或许为各集团军司令明定了一个方向,自己却迷失在自己的浪漫幻想里,博尔弗拉斯写信告诉波蒂奥雷克:“我们就要走过暴风雨前的宁静,我仍要高呼:‘更多敌人,更多荣耀!’”[10]

八月十二日,第五集团军开始越过德里纳河。波蒂奥雷克诉苦马奇瓦地区“地形崎岖难行”,且因缺乏架桥设备,使他们更加大叹难行,但他告诉康拉德,他不能只是“静观其变”。第二集团军为他助阵只有不到一星期时间,而在这样的地形里,一星期不够他完成这次任务:林木覆盖,丘陵起伏,还有可让人完全隐身其中的高大玉米田,但这对于塞尔维亚步兵,还有对于塞尔维亚游击队来说,都是绝佳的作战地形。这些游击队在巴尔干战争中就扮演吃重角色,这时则跃跃欲试,想在这场战争中也大显身手。

波蒂奥雷克在整场战争期间都出奇乐观。“办公桌是他偏爱的地形”,有同事如此说六十一岁的波蒂奥雷克,而实情确是如此。坐办公桌出身的他,与副官梅里齐(Merizzi)留在萨拉热窝,未实地去了解德里纳战线。接掌此任务之前,波蒂奥雷克从未被视为带兵之人。担任贝克副手时,他就以不善与人交际往来而著称。军官同僚注意到他不善骑马,不善与女人打交道。他们称他是女人之敌,而这若非因为他不喜欢女人,就是因为他太爱上班。有人窃窃私语,说他和老友之子、比他年轻二十岁的梅里齐是一对。波蒂奥雷克于一九〇三年挑梅里齐当他的侍从副官,自此两人一直在一起。在阿佩尔看来,他们两人都是与部队格格不入之人,害怕自己麾下的部队,往往窝在办公室里,而不愿去认识他们的部队。诚如阿佩尔在战前所说的,他们在萨拉热窝的行政长官府邸里,打造出完全不关心外面世界的“象牙塔”。所有人都认为波蒂奥雷克自命不凡,以做作和冷淡不语的作风为人所知(非冷淡不语时,只有苦笑和恶意讥讽)。通俗报纸动不动就以夸张搞笑手法将他描写为毛奇作风的完美典型。波蒂奥雷克严肃、不苟言笑,“只要流的是墨水,而非鲜血,波蒂奥雷克就会一直是个战神”。一八九八年,四十五岁时,波蒂奥雷克统领布达佩斯的某个旅,有位下级军官说:“他额头上带有来日将成人中龙凤的印记;他口中所说的,无一不清楚、不真切,任何批评都无法刺穿他话语简省、封闭、孤高的自我。”他生活在“自我构筑的世界里”。这样的人肯定无法胜任在巴尔干半岛统兵打高难度战争的重任,但不知为何,哈布斯堡军方选了他。[11]

波蒂奥雷克认为,以暴制暴,可轻易消灭塞尔维亚游击队。自一八七八年起,奥匈帝国在维持巴尔干半岛治安时就从不吝于采取恐怖手段,在这场战争里,也不会例外。波蒂奥雷克坐镇他舒服的前奥斯曼官邸,鼓励他麾下的军长、师长下手要狠:“对付塞尔维亚游击队的最佳办法,乃是把他们杀光,绝不宽贷;把整支游击队杀光,然后夷平窝藏他们的村子,把此事广为宣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