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3页)

《哈布斯堡的灭亡》谈奥匈帝国一蹶不振的衰退和此衰退对欧洲文明的冲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体上遭史学界忽略的一个区块。大部分史学家都提到奥匈帝国的衰弱,但未深究其衰落。还有些史学家将奥匈帝国视为不折不扣的强权来分析其军事关系与对外关系,好似任何不寻常之处都是本该如此。本书说明奥匈帝国在一八六六年打了(且输了)它最后一场欧洲大战后几十年的衰落,阐述它如何踉踉跄跄走过一九一二至一九一四那关键数年,借此填补这块遭冷落的区域。在那关键数年里,巴尔干半岛骚动不安,维也纳观望、犹疑、再观望,然后疯狂跳入一场没有胜算的大战。

如果说奥匈帝国决定加入这场战争已够鲁莽,那么该帝国一九一四年的攻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里另一个受史学界冷落的区块),则更为鲁莽,且是该帝国所做出最为冒进的举动。一九一四年奥匈入侵塞尔维亚、俄国之举早已规划多年,而其一塌糊涂的惨败,则坐实了战前还只是在怀疑层次的奥匈之无能。一九一四年八月在塞尔维亚、俄罗斯的战事,确立了此后直至一战结束的格局:过度扩张的德国、忙得喘不过气的俄国、高举双手而斗志全消的奥匈帝国。

奥匈是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推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上,也起了同样关键的作用。一九一四年的作战计划,十年前就已确立。德国要以气势万钧、攻击侧翼的“右勾拳”穿越比利时消灭法、英军队(施里芬计划的第一阶段),奥地利则要又快又有效率地动员部署于波兰南部与乌克兰西部(哈布斯堡王朝名之为加利西亚的边境地带)的四个奥匈野战集团军,发动凶狠的正面攻击,以削弱、破坏俄国的“蒸汽压路机”(六百万大军)。这一计划指望奥地利的行动挡住行动缓慢的俄国人,为德国打赢西部战线争取时间,然后搞定西部战线的德国挥师三百万向东,与两百万奥地利军队联手,和俄国决一死战。制定计划者认为俄国撑不过这波攻击。俄军兵力庞大,但受制于教育水平低和从外套、靴子、药物到步枪、炮弹等所有物资的短缺,战力有限。塞尔维亚人则被认为不值一虑。奥匈帝国军队将以八个师组成的“最小巴尔干兵团”(Minimal Balkan Group)挡住他们,另外四十个师则对付俄军。解决俄军之后,奥匈才会动手击败贝尔格莱德,将其瓜分。

德国人为何未能在西线获胜,我们知之甚明。有多部探讨马恩河(Marne)战役、伊普尔(Ypres)战役的书籍,还有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Younger〕设计并督导德国作战计划之落实的主要人物之一)对施里芬计划和其运用的分析,告诉了我们原因。但一九一四年东部战场是怎样的情况?对那里的战事,我们的了解非常粗浅。仍抱着大国身份不放的奥地利,派了二十个师(而非八个师)攻打塞尔维亚,为何仍落败?东部战线与俄军的交手是什么样的情况?历史著作谈到一九一四年八月奥匈帝国在克拉希尼克(Krásnik)和科马鲁夫振奋人心的大捷,但接下来,在下一页,就令人一头雾水地描写奥地利人从这两地慌乱的撤退,把波兰和乌克兰全留给俄国人,并要求德国派大军来救,从而使德国人打赢西部战线的任何希望注定成为空想。

奥匈帝国焦虑不安于自己大国地位的没落,且不肯面对现实,仍装出大国的身段。这两种特质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因之一,也是其战败的根源。一战随着哈布斯堡王储和其妻子在萨拉热窝遭开枪暗杀而揭开序幕。但这一暗杀原本不该引发一场世界大战。为何会引爆一战,不只与德国的侵略心态大有关系,也与奥匈帝国在一战期间明显可见的那种愚蠢行事大有关系。就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官拟好立场刻意强硬而将使战争变得无可避免的最后通牒时,奥地利军方完全未针对开战做任何准备。事实上,一九一四年七月危机正炽时,奥地利的将领和政治家在度假——为国家受伤害而愤慨不已的大国领导人竟还能悠哉度假——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战争爆发时,奥地利人在维也纳的驱策下抱着同样松散的心态出征,派出一支在运输工具、火炮、炮弹、机枪、步枪、战术等各个重要方面都不堪一击的军队。

奥匈帝国领导人才的不足,至少是同样严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皇帝,有着慈爱的眼神和羊排络腮胡,乃今日奥地利观光业的宠儿,但在一九一四年却是个恶性十足的人物。这位皇帝虽不如捷克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Jaroslav Hašek)在其小说《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Sve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