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围困与谋杀(第6/7页)

洛伦扎乔逃跑时还拿走了自己房间的钥匙,为的就是保证在他逃出佛罗伦萨边境之前,没人会发现他家中的尸体。他也没有让政府中的敌对势力知道自己的计划,防止他们第一时间利用这一事件。因为依照贝尔代托·瓦尔基的观点,当时如果有一个人立即站出来领导一场革命的话,美第奇一派可能就会被彻底推翻。意识到这了一点,“圭恰迪尼,也是毫无争议的帕莱斯奇领袖,以及枢机主教奇博和亚历山德罗之前的朝臣们无不感到惊恐万分……市民们大多是对他们怀有敌意的,而他们现在手里又没有任何武装力量”,因为此时公爵的侍卫亚历山德罗·维泰利(Alessandro Vitelli)带领着几名手下都到卡斯泰洛城去了。

枢机主教奇博是第一个意识到亚历山德罗可能有危险的人。星期天早上,亚历山德罗的侍卫去向他询问还要在洛伦扎乔的房子外面站岗多长时间。奇博一边命令他们继续站岗,原地待命,一边警告他们不许对任何人提及在这里站岗的原因。奇博随即确认了亚历山德罗确实没有偷偷回到自己的住处,然后就对外宣布公爵昨晚操劳过度仍在卧床休息。直到当天晚上,洛伦扎乔的卧室房门才终于被砸开,而亚历山德罗遇害的消息则是第二天才传到反对者们的耳朵里。采取行动的时机已经错过了,维泰利已经回到了佛罗伦萨,帕莱斯奇们也已经控制住了局面。一群有意进行革命的人士向弗朗切斯科·韦托里寻求建议,因为他被认为是反对美第奇统治的市民中最德高望重的代表。尽管韦托里给出了一些愿意支持革命的模糊承诺,但是他心中清楚起义的时机已过。这边众人刚走,他就匆匆赶去拜访了圭恰迪尼,打算把自己的运气赌在帕莱斯奇上。

星期一早上,帕莱斯奇们都聚集到了市政厅,这里现在已经被更名为旧宫(Palazzo Vecchio)。他们是来讨论继承者的人选的。枢机主教建议由亚历山德罗4岁的私生子朱利奥(Giulio)继承公爵的头衔,并由他本人担任摄政王。不过这个建议被其他人否决了。他们建议把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Mdeici)请回来。科西莫是伟大的乔瓦尼·德拉·班代·内雷和玛丽亚·萨尔维亚蒂(Maria Salviati)的儿子,而玛丽亚又是伟大的洛伦佐的外孙女。这个年轻人品德优良,没有什么执政经验,绝对不会成为像亚历山德罗那样邪恶的统治者。事实上,圭恰迪尼不仅想通过控制科西莫来实现自己控制政府的愿望,更是打着把女儿嫁给科西莫的如意算盘。所以圭恰迪尼早已派人去穆杰洛的特雷比奥别墅,马不停蹄地将这位17岁的少年请回佛罗伦萨。

第二天,这一提议被提交到委员会以求通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一做法。反对者之一的帕拉·鲁切拉伊(Palla Rucellai)就勇敢地宣称“共和国不需要公爵,不需要领主,也不需要王子”。他还把一颗白豆子扔进了桌上的骨灰瓮中,同时补充道:“这就是我的投票,同意不可能,要命有一条!”

圭恰迪尼机敏地还击道:“没有人能够容忍再让一群暴徒来管理佛罗伦萨的政务。”他并不是提议让科西莫世袭公爵,而只是选举他为共和国领袖,并且遵从宪法的规定和约束,同时也接受“顾问团”(magnificent Counsellors)的建议。争论持续了数个小时,要不是护卫队长维泰利果断干涉,可能还会持续更久。为了收买他对科西莫的支持,圭恰迪尼已经承诺日后封他为圣塞波尔克罗镇的领主。于是在讨论陷入僵局之时,维泰利故意安排手下去会议室窗口下面扭打吵闹,还有人大喊:“科西莫,伟大的乔瓦尼之子,他就是佛罗伦萨的公爵!科西莫!科西莫!科西莫!”然后另一个充满权威的声音传来:“快点决定吧,我们快要抵挡不住要冲进来的士兵了!”

事情最终有了结果。科西莫的当选得到了通过,圭恰迪尼期待借着他的名义行使权力。而那些了解科西莫的人则难免怀疑圭恰迪尼是否真的能把科西莫控制在自己手中。就像本韦努托·杰利尼评论的那样:

他们给一个年轻人一匹好马,然后告诉他只能在划定的圈子里面走走。那么谁能告诉我,当这个年轻人想要到圈子外面策马狂奔的时候,谁又能拉得住他呢?你怎么可能给你的主子立规矩呢?


[1]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1501年皮耶罗·索代里尼当选首席执政官后向他订制的,米开朗琪罗于1504年完成了雕像的创作。波提切利想将雕塑摆在佣兵敞廊,也有人认为放在大教堂的台阶上更合适,最终它被摆在了市政厅前方。1527年的暴乱中,雕塑的一条胳膊被损坏了,但是它仍然立在这里直到1873年才被替换为仿品。在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下,雕塑头发和胸前衣带上的镀金都已经磨损了,真品现在陈列在学院美术馆。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复制品左侧(挨着多纳泰罗的《朱蒂斯和贺棼尼》)是象征着佛罗伦萨的《狮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