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三国归晋(第2/2页)

蜀汉虽然灭亡了,司马炎并没有藐视原来的蜀汉官员,而是从他们中间选拔出一批人继续在晋朝为官,如曾在蜀汉任职的《三国志》作者陈寿,入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郡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这种稳定官吏队伍的措施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过渡。

所以晋朝取代曹魏后国力不断上升,统治更加稳固。

而在长江的对岸孙吴却日益走着下坡路,孙皓继位后虽然也有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继位之初也展现了一定的志向和才干,但随着权力得到巩固,其荒淫、残暴的一面逐步暴露了出来。

孙皓最恨别人看自己,有人敢看他几眼或者在他面前乱说话都会被定罪,他的后宫有几千人,如果哪个姬妾让他瞧着不顺眼,就马上杀掉扔进水中,杀人的花样更多,有剥面皮、挖眼睛、砍双脚等,中书台的长官贺邵向他进谏,本应受到表扬,反而被他命人用烧红的锯条残忍地锯下了舌头。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孙吴方面到处流传着一个预言,说孙吴即将灭亡,军队会从南方发起进攻,灭亡吴国的人姓公孙,孙皓大为紧张,命令把姓公孙的人都找出来,从大臣到士卒一个不放过,全部流放到交州。

看到这种情况,羊祜、杜预等人认为孙皓腐化透顶,孙吴已上下完全离心,建议出兵伐吴。这一年的12月,司马炎命镇军将军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等分为六路伐吴,总兵力在20万以上,其中五路大军分从长江北岸的不同地点一齐向孙吴进攻,另一路由益州、巴东沿长江东下发起进攻。

尽管孙吴国力已衰,但这场战役仍打得相当激烈。吴军在巫峡钉下大量锋利的铁锥以阻挡晋军的战船,被攻破后又在长江的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则用火烧的办法再将铁链烧断。

这场战役进行了四个多月,晋武帝咸宁六年(280)3月,龙骧将军王濬率领的这一路率先攻至建业城下,走投无路的孙皓听从臣下的建议,仿效刘禅的做法备上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并带上棺材,之后率领太子孙瑾等二十一人到王濬军营前请降。

至此,三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也灭亡了,从孙权建国到孙皓投降,一共经历了五十一年。据史料记载,孙吴灭国时共有53万户、230万人,官吏32000人、军队23万人、后宫5000余人。

孙皓投降后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于四年后去世。

早在孙吴灭亡的八年前,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刘禅已经去世。

如果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算起,到晋武帝咸宁六年(280)三国归晋,历史差不多走过了100年。

对中国人来讲,这充满离乱与痛苦的一个世纪也太漫长了……

而现在,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