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曹丕的开局(第2/2页)

曹丕下令处死曹洪时曹真刚好在场,曹真和曹洪关系也不好,但毕竟是老前辈,曹真有些顾虑:“您今天要杀曹洪,他肯定会认为是我陷害的。”曹丕说:“我自然会处理好,你不必多虑。”眼看曹洪命将不保,卞太后急了,找到曹丕一顿怒斥:“没有曹子廉,咱们能有今天吗?”虽然被母亲骂了,曹丕仍然不动摇,还是想杀了曹洪。

这时曹丕的皇后是郭氏,曹丕对她很宠爱,从来言听计从,卞太后把郭氏找来,吓唬她:“曹洪今天要是死了,我明天就让皇帝废了你这个皇后!”郭氏害怕了,多次为曹洪求情,以至于流泪,这样曹洪才保住一命,改为免官削爵。

安排好人事,曹丕对内又一连推出了多项重要举措。

第一项,减轻赋税。延康元年(220)2月,即曹丕继位魏王的当月,即下令:“关口、津道是用来通商旅的,池塘、苑囿是用来抵御灾荒的,设置禁规、加重税收都不是便民的办法,现在要清除有关禁令,减轻关津税收,税率一律定为十税一。”经过连年战乱,经济受到极大破坏,为支持战争各地又加重了税赋,适当地降低税率、减轻百姓负担不仅能赢得民心,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

第二项,赏赐百官。还是在这个月,曹丕下令对诸侯王将相以下百官进行赏赐,最多的有1万斛粮食、1000匹帛,还有大量金银,按品秩不同人人有份。这也是赢得人心的一项举措,这项措施惠及各级公务人员,大家刚刚升了官,现在又拿奖金,自然皆大欢喜。之所以实物赏赐为主而不是通行的五铢钱,是因为现在物价飞涨,发东西比发钱更实惠。

第三项,抚恤已故老臣的家属。那些故去的老臣,名气大一些、生前地位较高的人还好说,像荀彧等人他们的子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照顾到,那些名气和影响小一些的老臣,家属子弟难免照顾不到。曹丕下令表彰已故老臣们的功绩,如尚书仆射毛玠,奉常王修、凉茂,郎中令袁涣,少府谢奂、万潜,中尉徐奕、国渊等,曹丕下令表彰他们忠直在朝、履蹈仁义,征召他们的子弟担任公职。

第四项,禁止宦官担任重要职务。20多年前一群大宦官被消灭了,宦官干政的痼疾被清除,但那次消灭的是宦官篡权而不是宦官制度本身,有帝王就有内宫,有内宫就少不了宦官,从汉室到魏宫,其实一直都有宦官的存在。为避免宦官重新崛起,曹丕下令宦官担任的最高职务不得超过诸署令,诸署指的是后宫里负责服务的太官、御府、尚方、中藏府等机构,诸署令是他们的负责人,这些部门的日常工作只是打扫打扫卫生、保管保管东西、负责饮食起居这些事,不涉及政务和军务。

为把这项政策传之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曹丕命人把它刻在金属板上,藏在保管重要档案图册的石室里。

以上这些措施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欢迎,鼓舞了曹魏军民的士气,曹丕的威望也树立了起来。

外部的情况也不错,好事接踵而至。听说曹丕继位魏王,濊貊、扶余单于、焉耆、于阗王等少数民族部落当即遣使奉献,又过了几个月,叛乱的鲜卑部族首领、关中地区冯翊一带的山贼郑甘、王照,以及卢水地区的胡人首领等也纷纷率众投降。

曹丕很高兴,拿着这些降书给大家看:“前面有人建议我讨伐鲜卑,我没听,鲜卑不战而降;又有人建议我在今年秋天讨伐卢水的胡人,我也没听,胡人现在也投降了。当年魏武侯一谋应验,有自得之色,李悝因此讥笑他。我今天说这个并不是自以为得意,而是说坐在这里等他们归降,功劳远远大于动刀动兵啊!”

说不得意,其实很得意,曹丕下令对投降的山贼和部族首领皆封为列侯。随即发生了孟达来降事件,曹丕更得意了。万国来朝,众叛归降,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预示着好兆头。

这样的开局,顺利得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