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两场谋反事件(第2/2页)

去年许县也发生了一起谋反事件,参加谋反的有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关中人金祎以及吉本的两个儿子吉邈、吉穆等人,这场谋反规模也很大。太医令隶属于少府卿,负责皇宫内的医疗保健工作,是司局级干部,吉本情况不详。少府卿是太医令的顶头上司,九卿之一,正部长级,负责宫内事务,相当于清代的内务府,耿纪原来在丞相府当过丞相掾,得到曹操的赏识,提拔他担任了侍中、少府卿。

司直这个官名不常见,但却相当了得,他也是部长级(比二千石)高官,最初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辅佐丞相检举百官的不法行为,算是纪检工作,后来撤销,建安八年(203)又重新设置,职责是督察、检举朝中的百官(督中都官)。

金祎父子职务不详,但他们不是普通平民,他们出身于关中的京兆尹金氏家族,这个家族出过跟袁绍一家有亲戚关系的金日等名臣。金祎与曹操的心腹近臣王必关系很好,王必此时担任丞相府的秘书长(丞相长史),但不在邺县供职,而是受曹操派遣领兵负责许县的守卫工作,是掌握许县局势的关键人物。

这几个人之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睹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也就是想乱中夺权。他们的具体计划是:利用金祎与王必的私人关系,想办法借机控制王必,或者把王必杀了,之后挟持天子占领许县,然后引当时坐镇荆州的关羽为后援,伺机成事。

金祎先派人设法潜入王必的军营做内应,因为平时关系不错,王必并无防备。夜里,吉邈等纠集了门人、家童共1000多人突然火烧王必的营门,金祎的人在里面做内应,事发突然,王必仓促应战,结果被射伤了肩膀。王必不知道是谁挑起的叛乱,带伤逃了出来,因为平时与金祎关系最好,竟然投奔到金祎处。

搞笑的是,金祎不知道来的是王必,还以为是吉邈等人回来了,黑暗中对王必喊道:“王长史是不是死啦?咱们的大事看来要成了!”王必一听吓坏了,赶紧改投他处,王必后来在负责颍川郡屯田工作的中郎将严匡的帮助下,将叛乱平息。但是王必伤势很重,十多天后不治身亡。参与此次叛乱的耿纪、韦晃等人全部被抓,曹操下令全部就地处死。

临刑之前,耿纪喊着曹操的名字叫道:“曹操,只恨我做事不周,被这帮小子给误了事!”韦晃一边跺脚一边抽自己的脸,表示心有不甘。

有一部史书记载说,曹操听到王必的死讯大怒,王必的地位不是很高,但却是曹操绝对的心腹,他很早就跟随曹操,类似于家臣的角色,曹操命令在许县的汉室百官全部到邺县来接受审查,让当晚参与救火的站在左边,没有救火的站在右边。大家还以为凡参加救火的人不会有罪,于是大部分人都往左边挤。哪知曹操的思路刚好相反,他认为半夜没有跑出来参加救火是正常反应,跑出来的人恐怕都是想参加叛乱的,于是把站在左边的人都杀了。

上面这条记载很有名,也最能反映曹操的奸诈和残忍,但细想一下却不大可能,尽管在汉室名义下的百官此时已所剩无几,但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仍然不能低估,曹操如此轻率地说杀就杀,实在不大可能,借着审理这桩案件深挖幕后指使,将案件扩大化以借机清除那些平时有不满情绪的人,倒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