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最后一个“鸽派”(第2/2页)

鲁肃临终前没有向孙权推荐继任者,这时候最合适的人当数吕蒙,但不知何故孙权起初确定接替鲁肃的是一个叫严畯的人。严畯字曼才,徐州刺史部彭城人,喜欢学习,精于诗、书、礼,文章写得好,避乱江东,和诸葛瑾、步骘这些一块来江东避难的北方人士关系很好。他的性格质直纯厚,是个老实人,被张昭推荐给孙权,先后在孙权手下担任骑都尉、从事中郎。听说孙权交给自己这么大一副担子,严畯傻眼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根本带不了兵。

众人向严畯道喜,严畯急忙说:“在下不过一介书生,根本不懂军事,没有这两下子勉强去,必然会后悔。”严畯说得很真诚,甚至流下了眼泪。但孙权的意志也很坚决,非选严畯不可,看到严畯竭力推辞,孙权想试试他,就让他骑马,也不知道严畯假装的还是真不会骑,一上马就掉了下来,孙权这才收回成命。严畯后来一直在孙权身边担任文职,孙权称帝后当过孙吴朝廷的秘书长。

孙权这才下令由吕蒙接任鲁肃的汉昌郡太守一职,屯驻于陆口,除吕蒙原来所部人马外,还有鲁肃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一万多人。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坚定支持者,无论多么困难鲁肃都在维系着联盟不破裂,但吕蒙的想法截然相反。

如果鲁肃是“鸽派”,吕蒙就是“鹰派”,关于当前的战略问题吕蒙曾进行过思考,向孙权陈述过自己的见解:“可以让征虏将军孙皎守南郡,潘璋守白帝城,蒋钦率一万人沿长江作为机动,我率兵占据襄阳,这样一来我们既不必忧虑于曹操,也不必看关羽的脸色了。刘备、关羽虚伪狡诈,反复无常,绝不能信任他们。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进攻孙吴,只是因为陛下的英明,我们这些将领们还在,如果不在我们强壮时谋取荆州,一旦我们死了,还有成功的可能吗?”

孙权认为吕蒙说得很对,但提出是不是可以先取徐州再取荆州,吕蒙认为不妥:“现在曹操远在河北,被内部事务所牵制,暂时无力东顾,徐州的守兵虽然不足虑,可以一鼓作气拿下,但那一带地势开阔,交通方便,适合于骑兵作战,我们拿下徐州,曹操没几天就会杀来,还得派重兵去守。不如先取关羽,占据整个长江防线,到那时我们进退就自如了。”

孙权觉得有道理,下定了先向西边用兵的决心,主动向曹操求和就是这个战略的第一步。但是,吕蒙到了陆口后却不露声色,反而跟关羽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