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裂成两大阵营(第2/2页)

曹操对孔桂很满意,多次给他赏赐,由于孔桂在曹操面前说话“好使”,很多人都争相巴结,也送给他不少财物,孔桂虽客居邺县,但日子过得很滋润,生活十分奢侈。曹丕对孔桂很重视,想方设法接近他,但孔桂感到曹植的胜算更大,所以把宝押在了曹植一边,平时跟曹植走得很近,对曹丕有所怠慢。

支持曹丕的,主要有桓阶、毛玠、邢颙、卫臻等人。

担任过丞相掾、赵郡太守的桓阶劝曹操不要打破长幼顺序,应该立曹丕为太子,桓阶不仅秘密劝谏,还多次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些支持曹丕的人被丁氏兄弟视为眼中钉,多次在曹操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全赖桓阶竭力劝解周旋才得以保全。

长期在曹操身边负责人事工作、魏国建立后担任尚书仆射的毛玠也劝曹操立曹丕,看到曹植受宠,毛玠密谏曹操说:“袁绍因为没有处理好儿子的事,以至于国破家亡,废立这样的大事,还是要慎之又慎。”毛玠是迎天子、屯田等重大决策的始倡者,他的话在曹操心中一向很有分量。毛玠一向为人正直,清正廉洁,曹操曾把他比喻为自己身边的周昌。

邢颙本来担任平原侯府的属官,但他处处以礼法严格约束曹植,又得理不饶人,于是跟曹植发生了矛盾。后来邢颙转到丞相府工作,参丞相军事。曹操就立嗣问题征求邢颙的意见时,邢颙说:“废长立幼是前世所忌讳的事,希望您能慎重处理。”

卫臻是曹操老战友卫兹的儿子,卫兹为支持曹操早年的事业而牺牲,后来曹操每次路过陈留郡都会派使者前去祭扫他的陵墓。夏侯惇当陈留郡太守时举荐卫臻担任本郡的计吏。一次,夏侯惇命卫臻带夫人出席宴会,卫臻认为这与礼法不合,拒绝了,夏侯惇大怒,一气之下把卫臻抓了起来,但马上又后悔了,赶紧把他放了。

东郡发生了朱越谋反事件,朱越供认卫臻参与其中,后来证明是假的,曹操为此专门下令明示卫臻的忠诚。后来曹操征卫臻为参军,又追念其父的功勋,赐封卫臻为关内侯,转任户曹掾。丁仪跑过去做卫臻的工作,要他支持曹植,被卫臻严词拒绝。

崔琰也反对立曹植,说起来曹植还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长期代曹操主持冀州的工作,魏国建立后担任尚书,曹操用密函向大家询问该立曹丕还是立曹植,崔琰则用公开信的形式回答说:“按照《春秋》之义,立子应该以长,五官中郎将仁孝聪明,应该继承正统,我愿以死坚持这样的看法!”

除了上面这些人的支持,曹丕还有两个秘密外援,这是曹植不具备的。曹操有很多妻妾,他比较宠爱的除卞氏外还有曹幹的母亲王氏,王氏暗中帮曹丕说了不少好话。曹丕有一个妾姓郭,比较有谋略,曹丕争太子时她帮忙出了不少主意,这个郭氏后来继甄宓之后成为曹丕的皇后,史称文德皇后。

以上这些事都见之于正史,完全可以想见还有很多没有写到正史里来。这场斗争从一开始就把很多人牵扯进来,从双方的形势判断可以说势均力敌,如果仔细分析,曹丕一方略微占些上风。

看到下面的意见这么不统一,曹操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他最后问到了一向足智多谋的贾诩。曹操屏退左右问贾诩的看法,贾诩却不作声,曹操急了:“我有事问你呢,你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呀?”贾诩装着在沉思,半天才说:“属下刚好想起一些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曹操问他想到了什么,贾诩回答:“想到了袁绍父子和刘表父子。”

曹操一下子明白了贾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