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对手的最后较量(第2/3页)

眼看短时间内无法取胜,曹操萌生了放弃汉中的打算。一天,有人请示当夜的口令,曹操说了一个“鸡肋”,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随征的丞相府主簿杨修听到后就开始收拾行李(便自严装),大家很惊讶,问他何故,杨修说:“鸡肋这个东西,扔了怪可惜,吃吧又没什么味道,这就好像是现在的汉中,我因此知道魏王想撤军了。”

杨修的理解是正确的,曹操实在不想把主力部队长期集中在汉中这个大山中的小盆地里,合肥一线的孙权,襄阳一线的关羽,还有北方的公孙氏和乌桓人,哪一个都不让他省心。近一两年来,各地又频频发生叛乱活动,曹操已经有了心力交瘁之感,于是曹操下令从汉中全线撤退。

建安二十四年(219)5月,曹军正式撤往关中,汉中再次易手,这块战略要地在曹操手里前后才不到三年。

曹操和刘备几乎打了一辈子仗,在以往的交锋中总是曹操占上风,汉中之战是他们直接面对面的最后一次交手,这一次刘备却赢了,而且赢得很彻底,不仅拿下了汉中郡,其东边的房陵郡、西城郡和上庸郡三个郡也都收入刘备的囊中。

刘备占领汉中后要派人取这三郡,法正推荐了孟达,刘备于是任命孟达为宜都郡太守,让他率部从秭归出发,进攻房陵郡。孟达是个能干的人,一鼓作气拿下了房陵郡,顺便把郡太守蒯祺杀了。蒯祺,是诸葛亮的姐夫。

刘备派养子刘封从汉中出发,沿汉水南下与孟达会合,刘备特别明确,刘封到了房陵后可以领导孟达。这项决定看来很有问题,因为刘封此时的军职不过是副军中郎将,孟达作为郡太守无论年龄、地位还是功劳都远高于刘封,所以孟达对刘封很不服气,为日后矛盾爆发埋下了伏笔。

有的史书认为,刘备担心对孟达难以控制,才派刘封与他会合,刘备一定会把此去的真正意图告诉刘封,所以刘封才一直不把孟达当回事。

刘封指挥孟达继续攻打上庸郡,上庸郡太守申耽投降,为笼络申耽,刘备拜他为征北将军,这一军职甚至超过了马超,同时还让他兼任上庸郡太守,拜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兼任西城郡太守。

曹操辛苦经营的汉中、房陵、上庸、西城一线全部落入刘备手中。

汉中之战是曹操、刘备这两个老对手直接指挥的最后一战,汉中大捷成为刘备一生事业的顶点。

此战后,刘备的个人声望达到了空前高度。不仅声望,一下子得到了汉中等四郡,使刘备的势力版图也空前扩张,论地盘和实力刘备已丝毫不逊色于孙权了。至此,说“天下三分”才实至名归。

汉中之战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早在三年前曹操就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自称魏王。围绕着这场政治改革有许多复杂的过程,出于条理性的考虑,将其放在后面集中叙述。现在,刘备手下很多人认为曹操可以称魏王,刘备也应该称王,与曹操平起平坐。

按照汉朝的政治制度,天子只有一个,姓刘。下面是“王”,虽然可以有很多,但也必须姓刘。本朝奠基之初,高祖刘邦领着大家杀白马盟誓,异姓不得称王,否则天下人可共诛之。曹操有实力直接称帝,但他没有那么做,只是把高祖定下的规矩改了,当上了“异姓王”。

汉朝的“王”都有封地,称“王国”,在行政规划上一般等同于郡,所以汉朝在州的下面是郡或者国,称“郡国”。曹操称魏王后,也相应地设立了一个“魏国”,只是范围比一般的刘氏王国大得多,包括十个郡,比普通的州都大。

刘备的手里现在大概有三十多个“郡国”,虽然比不上曹操,但比孙权多。而且,曹操姓曹,刘备却姓刘,刘备一向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所以他要称王反弹小得多。

刘备综合了各种考虑后,决定称王。曹操从汉中撤走两个月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7月,刘备在汉中称汉中王。这项新职务不同于之前的益州牧,既不能表奏,也不能遥拜,刘备使用的方法是“劝进”。在汉中,刘备手下120名重要官员联名向远在许县的汉献帝刘协上了一份奏表,报告汉献帝大家一致推举刘备为汉中王,仍兼任大司马。之后刘备下令在汉中郡沔阳县做坛,该地属今陕西省勉县。

坛成,陈兵列阵,举办了称王仪式,刘备手下重要人物大部分都在汉中,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仪式上,宣读了准备送呈汉献帝的表奏,之后刘备登坛,拜受汉中王玺绶,戴上王冠。随后,刘备又以汉中王的身份再向汉献帝上了一份奏表,在后面这篇表文里,刘备重申了群下奏表中的内容,强调了自己忧国效忠的想法。两篇奏表都派人送往许县,一同送去的还有当年曹操以汉献帝名义拜刘备为左将军、宜亭侯的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