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刘表被吓死了(第2/2页)

刘备不怕跟曹操打一仗,即使打输了,荆州地盘那么大,很容易找到立足之地,不行就到江南打游击去。刘备现在担心的是刘琮不战而降,那样刘备想跑都来不及了。

襄阳城内,刘琮召集紧急会议研究对策。除了有意没有通知刘备外,荆州的主要人物都参加了。会上众人的意见惊人的一致:投降。这是要换老板的意思,刘琮虽然没有他哥哥聪明,但道理还是明白的,这些人只替自己着想,没有站在他的立场上想问题,员工换老板,原来的老板怎么办?不用翻看史书,只看看眼前发生的许多事,比如韩馥,就知道结局往往很凶险。

刘琮不想当第二个韩馥,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据有整个荆州,守着先君之业,又有刘备相助,即使投降,再观望一阵子难道不行吗?”投降派们不接受,大家推举镇南将军府东曹掾傅巽出面做刘琮的思想工作:“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是大逆之道;以小小的楚地对抗中原,是自不量力;以刘备抗击曹公,更是很不恰当。以上三个方面我们都不占优势,必然灭亡啊!将军自己考虑一下,您与刘备相比如何?”

刘琮想了想,真比不过刘老前辈:“差得远。”傅巽接着分析说:“以刘备之雄尚不足抵御曹公,荆州怎能自保?假如有奇迹发生,刘备能够抵御曹公,他又怎能甘居将军之下?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希望将军不要多疑!”

这次劝降工作声势很浩大,就连在荆州避难的诗人王粲都参与了劝降,他是曹操的拥护者,他对曹操的评价是“雄略冠时,智谋出世”,王粲劝刘琮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只有投降才能保全宗族、安享幸福生活,这些话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刘琮无可奈何,同意投降。

这时,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已经逼近襄阳,他接受了刘琮的投降。

这时刘备还在樊城,他得不到任何消息,曹军压境,他本可率部一走了之,但又怕打乱了刘琮的整个部署,所以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刘琮可以投降,刘备却不能降,今非昔比,现在的曹操已容不下他刘备了。

刘备当时的军事情报相当匮乏,居然不知道曹军已到眼前。等知道消息,自知不是对手,赶紧率众撤出樊城。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刘备趁曹军未进襄阳之机进攻刘琮,刘备拒绝了:“我不忍心这么干啊!”

刘琮也知道投降的事无法再隐瞒,就派著名学者宋忠到刘备那里传达命令,说准备投降。刘备听了又惊又骇,对宋忠说:“你们这帮人如此做事,又不早点相告,事到临头才通知我,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刘备越说越气,抽出刀来架在宋忠脖子上:“现在就是杀了你都不解气!”刘备的气话也只能说说,刘琮料定刘备会生气,所以派了个刘备不敢杀的人来传达命令。作为荆州本地最著名的学者,荆州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郑玄死后宋忠便是全国文化界公认的头号人物,这样的人刘备如果一怒之下杀了,那他整天挂在嘴上的仁义也就白喊了。

刘备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以及荆州官民南下江陵,依托那里的水军以及丰厚的军用物资再做打算,但刘备同样拒绝了:“刘荆州临亡前对我有托付,背信自救的事我做不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刘荆州啊!”

刘备于是率众人南下,路过襄阳城,刘备在城外呼刘琮出来对话,刘琮不敢出来。刘备跑到刘表墓前祭拜一番,涕泣而去。曹军推进迅速,襄阳以北大部分地方都被曹军占领,刘表父子所任命的地方官员纷纷投降,徐庶的母亲住在这一带,成了曹军的俘虏。

徐庶是孝子,由于母亲被俘,只得向刘备提出请求离开。徐庶辞别刘备时,指着自己的心口说:“本来想跟随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凭借的是此方寸之地。如今老母亲被俘,方寸已乱,已无益于事,咱们从此作别吧!”

徐庶至孝,刘备至仁,尽管不舍,还是放徐庶走了。徐庶到了曹操那里,后来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