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杀此一人失英雄(第2/2页)

对刘备而言这项任命来得太迟了,因为他已先后两次就任该职,但对朝廷而言,做出这项任命已经算破例了。献帝东归以来,对这些年各地自行任命的官职一直采取不承认态度,当初曹操握有整个兖州,朝廷可以承认他的实力,拜他为镇东将军,但对于他希望得到的兖州牧一职,朝廷拖了很久才给。

曹操命刘备率领他的残部随军行动。

对于曹操下一步的进攻重点,吕布的判断是下邳而不是小沛,所以下令把主力快速南撤。梁国与下邳国之间隔着一个彭城国,吕布把主力分成两部,一部分部署在下邳城周围,一部分部署在彭城国境内。

吕布亲临前线,动员大家誓死保卫彭城。但是曹军似乎更有信心,打起仗来也很有章法,根本不跟吕布硬拼,而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曹操人多势众,吕布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吕布产生了撤退的想法,想依托下邳城的坚固,放曹操来攻。吕布大概想,曹操不敢在徐州停留时间太长,南面的张绣、刘表,北面的袁绍,还在近旁的袁术,对曹操来说哪一个都比他重要,只要守得住,曹操必撤军。但陈宫认为应该把防御重心放在彭城,理由是彭城境内地势更有利,便于同曹操大军周旋,他建议应当改变固守挨打的局面,分出多路奇兵袭扰曹军两翼,尤其是他的后勤补给线,曹军人马数万,拼人多是他的优势,但后勤保障就是他的劣势,一旦粮草供应不上,曹军不战而退。

应该说,陈宫是对的,吕布应该学学张绣,论名气张绣顶多是个小字辈,因为吕布跟他叔叔张济可以称兄道弟,论实力张绣还不如吕布,但张绣能把曹操打败两次,而且败得一次比一次惨。吕布似乎忽略了这些,忽略了张绣以弱胜强靠的是什么,固执地认为坚守才对自己有利。吕布下令主力撤回下邳一线,彭城随即被曹军攻克。

撤回下邳后,吕布方面士气十分低落。陈宫提出拒敌于外,在运动中歼敌,他认为曹操的大军必须经过泗水,可以依托泗水河组织防线,阻击曹军的进攻。

吕布不同意这个看法,泗水那么长,如何在沿线都组织起有效防线来?待敌兵渡河至一半时发起攻击岂不更有效?大概吕布也经常研究兵法,《吴子》讲到有十三种最佳的进攻状况,敌人渡河到一半时就是其中一种。《孙子兵法》也讲“敌人渡河来攻,不要在水里跟他打,等他们渡河到河中时再攻击”,所以吕布没听陈宫的建议,而是集重兵于泗水河边曹军必经之处,待曹军主力渡河时先不对其发起攻击,待其渡至一半再突然攻击。

可是,吕布又错了。曹军来了,开始渡河,吕布下令攻击,千弩怒射,万箭齐发,曹军纷纷中箭,有被射死的,有溺水而死的,曹军大败。但是所谓大胜必经大忍、大败常因心切,吕布还没来得及庆祝,突然接到报告说曹军主力已经从南边过了河,正朝下邳杀去。

吕布大惊,才知道上当了,这里的曹军只是诱饵,敌军主攻方向不在这里。兵法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相对于公认的兵法研究权威曹操,吕布只能算兵法爱好者,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如不知。

吕布赶紧下令撤军,拼命往下邳城赶。还算好,吕布先一步进了城。喘息未定,让吕布更闹心的事传来:陈登反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