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发起冬季攻势(第2/3页)

因为这里靠近巨野泽,那时候这里是一处面积数千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周围河网纵横,吕布擅长的骑兵突袭战术在此根本无法施展。而吕布在当地没有群众基础,乘氏当地人李进倾向于曹操,他指挥一支类似于民团的武装居然将吕布击败,吕布退到山阳郡。

这成了吕布的第三步错误,吕布此时进军的方向仍然应选择陈留郡,山阳郡境内多山,泗水、济水等河流又在其间流过,擅长骑兵野战的吕布应该尽可能向平原地区转进。陈留郡辖区内地势平坦,面积广阔,曹军在这里很少活动,这里目前还在张邈的控制之中。吕布不往西进,而选择向东,离友军越来越远。

吕布难道不明白这些简单的道理吗?他当然是明白的,但他没办法,路是曹操给他定的,他决定不了。济阴郡太守名叫吴资,其人情况不详,但他不是吕布的人就是张邈的人,他守在济阴郡的治所定陶。吕布乘氏失利后即使不去陈留郡与张邈会合,至少也应该继续向定陶进军,而不应该去山阳郡。

曹军的战略似乎更为明确,他们很快打到定陶城下,吴资奋力还击,曹军攻城不利。这时,已进入到山阳郡的吕布似乎才明白过来,向定陶回援。近年来曹操跟黑山军、袁术以及陶谦交战,多次使用围点打援的战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一次,面对向定陶增援的吕布,曹操故技重演,先置定陶于不攻,以坚定吕布驰援的决定,然后在吕布进军的路上设下埋伏,吕布钻进了曹军的埋伏圈,大败,曹军回过手来一举攻克定陶。

定陶战役后,曹军继续扩大战果。

曹操命令曹仁、曹洪、夏侯渊、于禁以及典韦等人分别率兵,去平定兖州刺史部的各郡县,这些郡县原来都是支持张邈、吕布的,但他们更务实,看到张邈、吕布打不过曹操,于是很快转向,只要有不愿意归服曹操的,都被曹仁等人消灭了。

山阳郡最北面的巨野县是一个重要据点,已投奔曹操的李乾是巨野人,曹操之前派他回老家安抚民众,吕布抢先一步派薛兰、李封占领了巨野。薛兰、李封把李乾打败并抓了起来,他们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于是被杀。曹操进攻巨野,把薛、李二人击破,全部斩杀,曹操收集李乾的旧部,让李乾的儿子李整继续率领。不多久,李整也死了,曹操又让李乾的侄子李典统领这支部队,提拔他当中郎将。

李典字曼成,少时好学,曾拜名师读《春秋左氏传》,是曹军高级将领中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这支由山阳郡人为主组成的军队以后发展到数千人,一直由李典率领,立下不少战功。

在发动巨野战役期间,曹操估计吕布还会来救,于是又演了一回围城打援战法,在吕布进军的路上设伏,又将吕布击破,至此吕布完成了他的“错误三‘步’曲”,实现了四连败。

吕布现在终于明白了,照这样打下去根本不行,他这才想起来要与张邈联合行动,他派陈宫前往陈留郡,向张邈求援。

这段时间最不可思议的人仍然是张邈这位仁兄,他坐视盟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而不管,依然没有任何行动。张邈似乎认为守住陈留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亲率主力守在陈留郡的治所陈留县,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让他的弟弟、前广陵郡太守张超守离陈留县不远的雍丘县,即今河南省杞县。

陈宫要去张邈那里必须经过济阴郡,这里目前已经被曹操控制,陈宫冒险穿越敌占区,到了陈留郡。陈宫说动了张邈,从他那里要到了1万人,由陈宫率领回援吕布。这时的主战场已经移到山阳郡,陈宫率军抵达山阳郡的东缗县与吕布会合。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让战场局势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未能逆转形势,吕布仍处于下风,实在看不到前途,吕布、陈宫率残部最后逃出了兖州,向徐州方向逃去。

跟曹操打了将近一年,这一年时间里张邈有很多机会,但是张邈毫无作为,放任吕布的战略空间被曹操一步一步压缩,最后不得不退出兖州。历史经验多次证明,这种坐山观虎斗的人最终都很难看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坐视盟友被消灭,最后一定会轮到自己。

果然,曹操看到吕布逃出了兖州,就不去管他了,立即挥师西进,冲着陈留郡来了。张邈如果打算这时候跟曹操拼一下,那也算是条汉子,可惜他却不敢一战了,放弃了自己经营了多年的老巢陈留县,集中起本部人马,让他的弟弟张超守在雍丘。

张邈这时或许可以考虑放弃整个陈留郡去追随吕布,但他也没有那么做,他在陈留郡多年,乡亲、部下、家属、财产都在这里,弃之不顾,不是张邈下不了决心,而是即使他能下决心,手下的人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