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最艰难的时刻(第2/3页)

曹军士气本来就低落,又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果主帅死了,那将再无翻身的可能,兖州从此是张邈和吕布的天下,至于他们之间会不会打起来,那都无关紧要了。

好在曹操的好运还没有结束,曹操拼命杀到城门口,发现了很搞笑的事,吕布的兵马还好解决,但有一样东西很要命,那就是自己下令放的火,这一带成了火海,要想冲出去,必须从火海里穿行。无奈之下曹操带头冲进火中,结果被烧伤了左手,并且从马上掉了下来。

危急之中,曹操手下一个叫楼异的司马把曹操扶到马上,曹操才没有被奔驰的乱马踏成肉泥。这是继汴水之战后曹操第二次在激战中从马上掉下来,但还不是最后一次。楼异的情况不详,史书里以后也没有再提到他。

曹操重新上马,但更惊险的一幕还在后面。曹操往外逃跑,遇到了吕布的人,他们把曹操拦住。大概没有想到这个小个子会是大名鼎鼎的曹操,吕布的手下问他曹操在哪里,曹操随便一指说:“那个骑黄马的就是!”

吕布的手下于是放下曹操去追骑黄马的,曹操才得以脱险。史书没有说明拦住曹操的人是谁,但应该不是吕布本人,原因很简单,吕布见过曹操,吕布后来曾亲口说过,他早年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在温氏园里与曹操见过面,如果拦住曹操的是吕布本人,他应该能认出来。

曹军在濮阳失利,主动将营垒后撤,双方陷入僵持。

双方又在濮阳的外围地带展开了争夺,濮阳西面有一个县城叫白马,吕布分出一支人马守在这里形成掎角之势,令曹军再攻濮阳时不得不分兵去防。白马的这支人马也屡屡出击,给曹军连连制造出麻烦,让曹操头疼不已。

曹操忍无可忍,亲率主力夜袭白马。白马的城池不比濮阳,曹军顺利得手,天亮时就结束了战斗,但还在打扫战场之际,吕布亲自率领的援军赶到了,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合围上来。吕布亲自率队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曹操手下虽然有不少猛将,但打这种仗更是吕布的强项,吕布志在必得,不肯罢手,曹军陷入苦战。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双方你来我往冲击了几十个回合,难分胜负,吕布的骑兵冲杀太猛,无法阻挡,让曹兵望而生畏。

曹操发现步兵人数再多都是送死,于是在战场上临时招募敢死队,来破吕布的骑兵。典韦那时还是曹军里的一名中下级军官,自告奋勇应征,抢在了其他人前头。典韦挑了几十个人,身上都穿着两重铠甲,每人配备了长矛和撩戟两种武器。

吕布的骑兵冲过来,一边冲一边在马背上放箭,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命人蹲伏下来,看都不看两边的箭,典韦对旁边的人说:“敌人离我们10步时,再告诉我!”过了一会儿,手下人报告:“只有10步了!”典韦仍然镇定从容,他高声道:“5步再报告(五步乃白)!”手下人大惧,大叫道:“敌人到了!”典韦应声而起,他背着10多支戟,一边呼喊着一边刺向敌人的骑兵,顿时有几个人被刺倒。

被典韦的气概所激励,曹军士气恢复,再不像以前那样望风而逃。典韦因为此战而成名,事后曹操提拔他为都尉,正式成为曹军的高级将领,曹操以后给了典韦亲兵数百人,每次布阵时都安排他们防护在指挥所周围,担任自己的警卫部队。

然而,双方势均力敌,曹军人马数量占优,吕布一方战斗力惊人,一直打到了天黑,仍然难分胜负。曹操大概也不敢在此久留,于是撤回到濮阳城外,吕布命人又新占领了白马,之后率师也回到了濮阳。

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城外激战了至少三个多月,在一次交战中夏侯惇被箭射瞎了一只眼,军中从此送他外号“盲夏侯”。

这时已经到了兴平元年(194)4月。

快到夏天了,天下发生了大旱,还闹起了蝗灾,粮价暴涨,谷子一斛50万钱,与太平年景相比涨了上万倍,豆麦一斛也要20万钱。各地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田野里、道路边白骨堆积。这场天灾波及面非常广,关中地区也一样,献帝命令侍御史侯汶调出太仓的米和豆子为难民熬粥,但杯水车薪,救不了那么多的人,饿死者仍然无数。献帝怀疑有人从中克扣粮食,就亲自坐在大锅边看着熬粥,但根本原因是粮食太少,灾民太多,无济于事。

在严重的天灾面前曹操和吕布同时陷入了粮食危机,兖州地区夏粮严重减产,秋粮还未跟上,双方都无力再打下去了,曹操从濮阳撤军。这次粮荒严重的程度超乎想象,程昱是本地人,他回到自己老家东阿县弄粮食。程昱弄粮食的方法不是向老百姓买,因为有钱也没人肯卖,程昱的办法是抢。但即使这样,把全县粮食抢光了,也仅够曹军三天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