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第2/3页)

吕布出了长安,从武关道逃往南阳郡方向,在南阳郡的宛县吕布见到了袁术。吕布认为自己杀了袁氏的仇人董卓,理所应当接受袁术的谢恩,但袁术是个从来不做赔本生意的人,看在杀了董卓的面子上对吕布等人倒给了个好脸,但时间一长也不再待见他们,吕布向袁术要粮要钱,袁术说没有。

吕布不高兴了,不给就抢,在他的纵容下,手下的人故意在袁术的地盘上闹事,袁术不是省油的灯,他最喜欢玩的是“空手道”,善于做无本买卖,之前就是这样对待孙坚的,孙坚死后袁术顺利地兼并了他的人马,尝到了甜头。

袁术也拿这一招对付吕布,你敢闹事,我就暗地里策反你的人,吕布还真玩不过他。吕布在南阳郡待不下去了,只好走人。

离开袁术,吕布去依靠的人是张杨,他们过去都在并州军共事,是好朋友,张杨现在拥有河内郡太守的正式头衔,同时还是朝廷任命的建义将军。张杨此时表面上依附于袁绍,又与活跃在这一带的黑山军、白波军以及南匈奴都有来往,相当于结成了一个松散联盟,他们相互呼应,在诸强争霸中争取各自的生存空间。

吕布到了河内郡,见到了张杨,张杨是个念旧情的人,尽管自己也有困难,但还是收留了吕布一行。

河东郡离长安太近,吕布到来后,大概他们也听到了风声,他们对吕布恨之入骨,一直在通缉他,就给张杨发了一道悬赏捉拿吕布的诏令。张杨的手下看到长安那边开出的赏金很高,就想把吕布杀了换赏钱。吕布提前知道了消息,有些害怕,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河内郡。

吕布无奈,把周围看了半天,最后觉得投袁绍也许是条出路。

吕布到冀州去投袁绍,此前不久袁绍刚刚跟公孙瓒打了一场大仗,这就是界桥之战。袁绍独占冀州后引发公孙瓒的强烈不满,总想找机会讨个说法,初平三年(192)春天双方在界桥打了一仗,论实力公孙瓒在袁绍之上,但袁绍指挥得当,反将公孙瓒打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从此在疆场上消失。

从内心来讲,袁绍也不大喜欢吕布,牌子倒了,政治信誉没了,谁都不待见。但袁绍对吕布的到来还是给予了十二分的热情欢迎,不是他一向喜欢报恩,而是他对吕布正有所需。界桥之战虽然取胜,但没有彻底打败公孙瓒,公孙瓒退往幽州,双方仍然势均力敌,从冀州刺史部北部、幽州刺史部南部直至东边的青州刺史部一线,双方的争夺全面展开。

阵线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哪一边都吃着劲,不容丝毫松懈,好比两个人摔跤,膀子扣着膀子,脑袋顶着脑袋,脚底下也都使着绊子,谁也拿不下谁。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再出现一个人,朝着其中一人的肋下突然出拳,那是什么效果?这一拳不必太猛,不用太狠,由于出的是时机,打的是地方,也足以立分胜负。袁绍很不幸,公孙瓒率先找来了这样的帮手,给袁绍的左肋上打出了一拳。

袁绍的左翼是太行山,在这一带山区最有实力的要算张燕的黑山军,他们算是黄巾军的余部,在孙公瓒的策动下,黑山军公开支持公孙瓒,从侧翼向袁绍发起进攻。以黑山军的实力把袁绍彻底打败不太可能,但他们擅长游击战,又占据着绝佳的战略位置,频频出动,对袁绍进行袭扰,袁绍不胜其烦。

袁绍也集中兵力打了几次,试图把黑山军消灭,但黑山军利用太行山河谷纵横的特点,不进行大兵团对决,以游击战进行袭扰,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进山谷,袁军成效不大。

袁绍还不能把兵力都用在这个方向,所以苦恼不已。吕布的到来让袁绍大喜,吕布是并州军名将,“飞将”的名字已经叫开了,对付张燕应该没问题。更重要的是,太行山也是并州军的地盘,吕布擅长的也是山地骑兵作战,打运动战吕布不吃亏。

袁绍给吕布增加了一部分人马,让吕布和他的手下专门对付张燕的黑山军。张燕的主力是一支数千人的骑兵,战斗力很强,以步兵为主的袁绍也曾创造过战胜精锐骑兵的战例,但那是在双方主力的对决战中,给袁绍施展谋略留下了空间。张燕的策略是你来我走,你走我来,比谁跑得快,这样一来袁绍就没辙了。

现在换对手了,你快,上来的人比你还快;你熟悉地理,人家也都是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动起手来熟门熟路,一点儿都不吃亏。吕布让手下的部将成廉、魏越等人挑了几十个身手好的人,他亲自率领,骑上快马组成一支突击队,专门冲击敌人的核心区,一会儿闪电战,一会儿斩首行动,来如疾风,去如迅雷,无人能挡,打得黑山军直犯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