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国最后的疯狂(第2/2页)

去年朝廷改任董卓为并州牧,诏令他把手下的人马交给皇甫嵩,董卓坚决不答应,为此跟朝廷一度陷入僵持,皇甫嵩曾上书朝廷,朝廷下诏责让董卓,董卓与皇甫嵩进一步结怨。现在皇甫嵩到了洛阳,董卓决定对他进行报复,马上授意有关官员上奏朝廷找了个借口诬陷皇甫嵩,董卓令人把皇甫嵩抓了起来,想把他杀了。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一定交情,目前也在洛阳。董卓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在席间突然抢到董卓面前和他辩理,责以大义,又叩头落泪,为父亲申冤求情。在座宾客深受感动,也纷纷替皇甫嵩求情,董卓这才离席而起,拉起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座,并派人释放了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

初平元年(190)2月17日,朝廷正式开始迁都。

迁都前,董卓派兵到洛阳周边四处抢掠。凉州军本来军纪就很差,对付老百姓以手段残忍而著称,接到董卓的命令,大家抢得更欢了,一时间洛阳周围地区成为人间地狱。董卓下令把洛阳一带所有富豪集中起来,胡乱安个罪名集体处死,财产全部没收。普通百姓强迫迁往长安,不愿意走的全都处死。

董卓下令在洛阳周围200里范围内大行烧光、抢光、杀光,还命令士兵开棺掘墓,盗取珍宝,邙山一带密集地排列着本朝多位先帝的皇陵和许多贵族的墓地,大都无法幸免。洛阳东边有个阳城,乡民正在举行祭神仪式,凉州军开到,立即大开杀戒,所有男人全部被杀,载着抢来的妇女,一路敲敲打打,宣称在前线打了胜仗。前线被抓住的俘虏情况更惨,凉州兵用布涂上油裹在他们身上,活活烧死,围观的人看着取乐。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献帝等一行于3月5日到达长安。长安城原有未央宫,是萧何主持下在秦章台基础上扩建的,规模宏大壮丽,但王莽失败后,汉军、赤眉军两次攻入长安,未央宫遭到焚毁。献帝仓促西迁,后宫及朝廷各署衙纷纷涌来,只好因陋就简,未央宫还无法居住,献帝只能在京兆尹府临时下榻。

董卓还在洛阳,司徒王允全面负责长安事务,他协调内外,尽量保证各项迁都事宜有序进行。未央宫在加紧整修下勉强可以入住,献帝不久搬入未央宫。

送走了献帝,董卓觉得有一件事该办了。3月18日,董卓命令司隶校尉宣璠斩太傅袁隗、太仆袁基。袁绍的生父袁逢、继父袁成都死了,袁隗、袁基是袁绍的叔父。董卓本想再留袁家人一阵,作为和袁绍、袁术谈判的筹码,现在既决定西迁长安,留着也没用了。袁家在洛阳的亲属有五十多口,全部被杀,连婴儿也不放过。袁氏遭灭门后,先被集中埋在洛阳城青城门以外、东都门以内的一个地方,上面做了标记。董卓后来担心有人来盗取,把他们又都挖出来,送到关中的郿坞。消息传到河内郡和鲁阳县,袁绍、袁术痛哭,誓报此仇。袁氏灭门之祸,董卓是凶手,但袁绍、袁术也无法脱去责任,他们决定兴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应该料到有这样的结局。

但这为袁绍争取到同情,感其家祸,很多人都来投奔他们,有些人虽然没有来到袁绍帐下,也打着袁绍的旗号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