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东郭先生和狼(第2/4页)

看来,对一个人的性格,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是不同的。

“不,再怎么说,他也是我侄子。”

最终,子西没有听从劝告,派人悄悄去吴国接公孙胜。

公孙胜过得怎么样?

不爽,很不爽,非常不爽。

自从奶奶来了之后,祖孙二人也算是相依为命。不过,与伍子胥的关系变得非常冷。为什么与伍子胥变得疏远?说起来,原因不少。

当初吴国讨伐楚国,公孙胜就曾经私下找到伍子胥,请求让自己回去做楚王,被伍子胥以吴王不同意推脱了,实际上公孙胜知道,伍子胥要灭掉楚国或者摧毁楚国,根本不考虑公孙胜的问题。后来吴军拿下郢都,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公孙胜非常不满,毕竟那是他的亲爷爷。

公孙胜有一点跟伍子胥非常像,那就是把仇恨记得很深,他始终记得当年怎样逃出郑国,当然,不是伍子胥一路上照顾他保护他那一段,那是恩,他不在乎。他记得的是父亲太子建被郑国人所杀的那一段,这个杀父之仇他一直记在心间,发誓要报。

所以,当吴军拿下楚国之后,公孙胜派人去向伍子胥请求讨伐郑国,为太子建报仇。可是,伍子胥拒绝了,这让公孙胜伤心透顶,也绝望透顶。

“伍子胥,不靠你,你看我能不能报仇。”公孙胜发誓,从那之后,再没有去找过伍子胥。

而伍子胥也感觉到公孙胜的不满,于是,基本上不再往来。

两年前,奶奶死了,公孙胜更加感到孤独无助。于是,公孙胜开始在吴国招纳亡命之徒,准备报仇,他要刺杀郑国国君。

就在这个时候,楚国来人了。

“太好了,我回去。”公孙胜毫不犹豫,他早就不想在吴国待了,他恨这个国家。

“那,要不要先跟伍子胥道个别?”使者问。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不用理他,走。”公孙胜用很不屑的语气说,连使者都有些惊讶。

就这样,公孙胜悄悄回到了楚国。

后来公孙胜偷偷回楚国的事情被伍子胥知道了,伍子胥大骂公孙胜的良心被狗吃了。而夫差知道之后,对伍子胥再添不满。

公孙胜回到楚国,子西非常高兴,对这个侄子也很照顾,把巢地作他的封邑,级别为公,称为白公。从现在开始,公孙胜就成了白公胜。

“叔,我有一个要求。”白公胜只高兴了一下,就开始提要求。

“你说。”

“郑国人杀了我爹,我要为我爹报仇,请求讨伐郑国。”白公胜的脑子里只有报仇,对别的不感兴趣。

“这,你也看到了,国家现在百废待兴,还没有走上正轨,等等吧。放心,你爹也是我哥哥,哥哥的事情我不会忘记的。”子西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

就这样,白公胜到了巢地,这里是楚吴边境,白公胜率领着楚军防御吴军。

看来,朋友变敌人和敌人变朋友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在白公胜的心里,想着的始终是向郑国人报仇。

没多久,白公胜又去找子西,要求讨伐郑国。

这一次,子西答应了,但是说要看时机。

实际上,这个时机是很难等到的,郑国可不像蔡国那么简单,以楚国现在的实力,打郑国没有什么胜算。何况,只要楚国打郑国,吴国就几乎可以肯定会救郑国。

又过了一段时间,恰好是晋国内乱,郑国支持中行家和范家,等到中行家和范家战败,晋国讨伐郑国,郑国只得向楚国求救。

救,还是不救?当然要救。理由很简单,首先,如果晋国灭了郑国,对楚国非常不利;其次,如果楚国不救,郑国会向吴国求救,吴国出兵,楚国当然不愿意见到;第三,从国际道义出发,也应该救。

子西率领楚军救郑国,晋国撤军了,于是,楚国和郑国顺势结盟。

从国家利益来说,子西的做法完全正确。

【谁是仇人?】

可是,白公胜不这么想,他在想什么?

“狗日的子西,他在忽悠我,楚国没有一个好东西。”这是白公胜的想法,他认为子西骗他回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他对抗吴国。

“郑人在此,仇不远矣。原来郑国人就在我身边,仇人就在眼前。”白公胜认定子西就是郑国人一伙的,所以,他就是仇人。不仅子西,子期也是郑国人一伙的,也是仇人。

既然确定了子西和子期就是仇人,而且就在眼前,那报仇的第一个目标重新锁定:子西和子期。

白公胜开始准备,除了从吴国带来的一帮亡命之徒以外,又继续招纳勇士。按照白公胜的计划,只需要找够五百名亡命之徒,就能动手了。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白公胜有一个得力助手,这人叫石乞,是从吴国带来的勇士,招人的任务主要由他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