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吴国人的原生态(第3/4页)

办完了父亲的丧事,诸樊把弟弟季札请来了。

“兄弟,父亲的意思是让你当国君,哥哥我也是这个意思。”哥哥要让位,而且态度很诚恳。没办法,老爹几十年来就教育几个儿子要学习老祖宗主动让贤的精神。

“大哥,不能这样。我听说曹宣公去世的时候,国人都想立子臧,结果子臧跑了,大家只好立了曹成公,因为曹成公才是太子。大哥,你才是太子,我对国君没有兴趣,请让我学习子臧吧。”季札推辞。

诸樊一听,你这意思不是说大家都不欢迎我吗?

“兄弟,你就让我做子臧吧。”诸樊还要让。

“不。”季札继续拒绝。

这样,兄弟两个一个非要让,一个非不接受。

到最后,季札告辞出来,回到家里收拾收拾,跑郊区找了个房子,种地去了。

到这个时候,诸樊知道再让也没用了,只好自己登基了。

吴国,一个淳朴的国家,一个有礼让传统的国家。

【乘人之危】

吴王诸樊登基的第二年,楚共王薨了。

诸樊把巫狐庸和弟弟馀祭找来,商讨一件事情。

“阿巫,老弟,去年这个时候,你们知道我最担心什么吗?”诸樊提出了个问题。

巫狐庸和馀祭大眼瞪小眼,心说是不是担心季札会接受你的让位啊?虽然这么想,不敢这么说。

“担心,担心收成不好?”巫狐庸试探着问。

诸樊没有回答他,问馀祭:“你呢?”

“是,是担心咱娘的身体?”馀祭也试探着问。

“你们都说错了,去年这时候我最担心楚国人趁我们的国丧来进攻我们。”诸樊对两个人的回答有些失望。

为什么事情过去了一年,诸樊又突然想起来了呢?巫狐庸和馀祭迅速地猜测着,而诸樊用锐利的眼光扫视着他们,却不说话。

馀祭想不出所以然,于是讪讪地说:“大王,今年不用担心了。”

诸樊咂了咂嘴,意思是你这都是废话。然后,去看巫狐庸。

巫狐庸猛地回过神来。

“大王,我知道您的意思,您去年担心的事情,就是楚国人现在担心的事情,我没有说错吧?”巫狐庸说。从诸樊的笑容中,他知道自己说对了。

“楚国人担心的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对不对?”诸樊说,这是他今天叫这两位来的主要意图。

“大哥高明。”馀祭立马赞同。

“好主意,打楚国。”巫狐庸略显迟缓但是很坚决地表示。

诸樊很高兴,他决定派党去打楚国,党是谁?公子党,诸樊的异母弟弟。

就在吴国军队出发的前一天,季札来了。

“大哥,你不能攻打楚国。”季札开门见山对诸樊说。

“为什么?”诸樊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季札会来管这件事情。

“因为这不合周礼啊,不可以乘别国国君之死发动攻击的。”季札搬出来周礼。

“咳,我们是蛮夷,管他周礼不周礼的。”

“不然啊,我们是正宗周人啊。”季札不同意诸樊的说法。

“那,那,那楚国人是蛮夷啊,跟他们讲什么周礼?”

“不对啊,人家楚国人已经不做蛮夷好多年了。去年,人家不也没有来攻击我们?”季札坚持。

正在这个时候,巫狐庸来了。看见他,诸樊高兴了。

“阿巫,来得正好,我弟弟正在说咱们现在打楚国不合周礼呢,你怎么看?”诸樊急忙说,要让巫狐庸说服季札。

巫狐庸笑了,他就知道季札会来阻止,所以他早就想好了怎样对付季札。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攻打楚国是违背周礼的,可是,对楚国的深仇大恨让他无条件支持诸樊的决定。

“公子,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是,楚国人是不讲什么道义的,当初他们怎么对人家宋襄公的?怎么对我们家的?怎么对咱们先王的?对他们,就不能客气。楚国人有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去年他们没有趁火打劫我们,那不是因为他们讲周礼,而是他们正在北面欺负郑国人,顾不上这边。咱们要是不打他们,他们才不会说咱们是讲周礼,而是笑话咱们新鲜活死人(吴语,形容知觉迟钝的人)。”巫狐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唉。”季札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说不过巫狐庸,转身走了。

吴国军队浩浩荡荡,讨伐楚国,直逼楚国的庸浦(今安徽无为县境内)。

楚国令尹子囊得到消息。由于楚共王去世不久,子囊不便亲自出动。

“养将军,麻烦你走一趟。”子囊派谁?养由基,著名的养一箭。

养由基此时官居宫厩尹,属于楚国的卿,尽管岁数大了一些,好在经验丰富,尤其箭法还在,派他去,子囊非常放心。

养由基点了兵马,前往庸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