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〇章 楚灵王争霸(第2/4页)

谁也没有想到楚灵王会在和平大会之后出兵,诸侯们没想到,吴国人同样没想到。结果,楚国大军一举攻克了吴国的朱方(今江苏镇江丹徒县)。

随后,楚灵王屁股一扭,率领大军直取赖国(今湖北省随县)。赖国国君吓得半死,干脆来个裸奔,肉袒出降。楚灵王这次没杀他,接受了他的投降,然后把整个赖国迁移到了鄢。然后命令在赖地筑城,准备把许国迁过来。

到现在为止,楚灵王可以说是算无遗策,心想事成。来总结一下。

娶老婆,想娶郑国的就娶郑国的,想娶晋国的就娶晋国的。

盟会,想不歃血为盟,就不歃血为盟;想在楚国召开,就在楚国召开。

对诸侯,想扣留许灵公,就扣留许灵公;想扣留郑简公,就扣留郑简公;想不见公子佐,就不见公子佐;想攻打吴国,就攻打吴国;想杀庆封,就杀庆封;想攻击赖国,赖国国君就裸奔;想把赖国迁走,就把赖国迁走;想在赖国筑城,就在赖国筑城。

对此,楚国大夫申无宇有一段精彩论断:“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民之不处,其谁堪与?不堪王命,乃祸乱也。”

什么意思?楚王想怎么干都能干成,没有人能约束他监督他,老百姓哪里还能有安居乐业的机会?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他们就会无法忍受。老百姓无法忍受,国家不是就要乱了?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统治者做什么都能做成,并不是一件好事。

【楚灵王娶亲】

楚灵王的一系列炫耀加试探都没有引起晋国人的抗议或者至少是不满,这让楚灵王多多少少也有些惊讶,不过这也给了他更大的信心,要彻底压制晋国人。

第二年的春天,楚灵王派遣令尹蒍罢和莫敖屈生前往晋国迎亲,而晋平公派了中军帅韩起和上大夫叔向送亲。

老婆还没有送到,楚灵王就召集大臣们开会了。大家想这个时候开会,大概是研究婚礼的事情和怎样接待老丈人的使者之类的事情。可是,大家都错了。

“各位,晋国是我们的仇人,我爹的眼睛就是被他们射瞎的。如果能够报复他们,我们不计后果不择手段。现在他们派来了上卿和上大夫,如果我们砍了韩起的脚,让他守门,让叔向当太监,嘿嘿,这样就羞辱了晋国人,我们也就算战胜了晋国人。各位觉得我这好主意怎么样?”楚灵王的主意一出来,一片哗然,这哪里是楚王,这分明还是原先那个无赖王子围啊。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实在太缺德,好几代楚王都在尽心尽力地让楚国摆脱蛮夷形象,成为正宗华夏,好不容易获得了世界的初步认同,这位这么一搞,岂不是让历代楚王的努力前功尽弃?

没人说话,因为没人赞成;没人说话,因为谁也不敢反对。

最终,还是太宰蒍启强忍不住说话了:“可。苟有其备,何故不可?耻匹夫不可以无备,况耻国乎?是以圣王务行礼,不求耻人。朝聘有珪,享覜有璋,小有述职,大有巡功。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宴有好货,飧有陪鼎,入有郊劳,出有赠贿,礼之至也。国家之败,失之道也,则祸乱兴。城濮之役,晋无楚备,以败于邲。邲之役,楚无晋备,以败于鄢。自鄢以来,晋不失备,而加之以礼,重之以睦,是以楚弗能报,而求亲焉。既获姻亲,又欲耻之,以召寇仇,备之若何?谁其重此?若有其人,耻之可也。若其未有,君亦图之。晋之事君,臣曰可矣:求诸侯而麇至,求昏而荐女,君亲送之,上卿及上大夫致之。犹欲耻之,君其亦有备矣。不然,奈何?韩起之下,赵成、中行吴、魏舒、范鞅、知盈;羊舌肸之下,祁午、张趯、籍谈、女齐、梁丙、张骼、辅跞、苗贲皇,皆诸侯之选也。韩襄为公族大夫,韩须受命而使矣;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韩赋七县,皆成县也。羊舌四族,皆强家也。晋人若丧韩起、杨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怒,以报其大耻。伯华谋之,中行伯、魏舒帅之,其蔑不济矣。君将以亲易怨,实无礼以速寇,而未有其备,使群臣往遗之禽,以逞君心,何不可之有?”

这段话见于《左传》,因为非常精彩及经典,因此原文照录。这段话什么意思?

大意如下:我看行。如果我们准备充足,有什么不行的呢?羞辱一个人都要防备报复,何况羞辱一个国家?说句老实话,人家晋国近年来待咱们不薄了,非常够意思,这样你还要羞辱人家?再说,人家晋国人才济济,兵力强大,你这样只能让他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到时候,我们这帮给您打工的全都要当晋国人的俘虏了。没关系,你是老大你高兴,就这么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