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楚才晋用(第2/4页)

然后,伯州犁把手放下来(《左传》:“下其手。”),指着穿封戍说:“这位名叫穿封戍,楚国边境小县的县尹。”

皇颉现在什么都明白了。

“现在请听题,王子围和穿封戍,谁捉住了你?”伯州犁问。

皇颉抢答了。

“我遇上了王子围,打不过他,就被他活捉了。”

正确答案。

伯州犁笑了,王子围也笑了,甚至皇颉都笑了。

“笑你个头,老子跟你拼了。”穿封戍暴喝一声,提起手中的大戟,就要来跟王子围拼命。

王子围吓得脸色惨白,掉头就跑,幸亏在场人多,夺下了穿封戍手中的大戟。

“什么狗屁王子,臭不要脸。”穿封戍大声叫骂。

这段故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他乡遇故知】

从郑国捞了一票之后,楚秦两军各自回国了。

回到楚国,屈建发现有客人在等他,宋国来的客人,是向戌派来的。虽说宋国是晋国阵营的,屈建和向戌的私交还是不错的,私下里常有些书信往来。

“哎哟,老向有什么好消息给我?”屈建挺高兴,他想不到的是,后面的事情能让他更高兴。

“令尹,是这么回事……”来人是向戌派来的和平特使,当下把向戌的和平计划介绍了一遍,说是晋国人很感兴趣,要是楚国也有兴趣的话,宋国愿意做东道主,请晋楚两国到宋国进行和平谈判,今后双方的盟国互相朝拜,国际事务都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和平的伟大理想就能实现了。

屈建听完了介绍,非常高兴,算一算,世界和平对楚国实在是好处太多了。第一,目前楚国处于下风,对抗晋国很吃力;第二,晋国的盟国多,楚国的盟国少,互相朝拜,自己就赚多了;第三,要是在自己手上实现了世界和平,那自己不是名垂青史了?

屈建决定响应宋国的建议,于是去向楚康王汇报。对于这个建议,楚康王也很感兴趣。两人一商量,决定派人去晋国打探一下对方的态度。可是派谁去呢?想来想去,派谁去都不合适,因为现在双方还是敌对国家,万一对方根本没有诚意,自己这边贸然派人过去,岂不是很丢面子?

最后,屈建提了一个建议:咱们让蔡国派人去,这样就怎么也丢不了楚国的面子了。

蔡国接到了楚国的命令,说是派一个人去晋国,观察一下晋国的情况,同时探一探晋国人的口风,看他们是不是真的爱好和平了。

蔡国派出了上卿声子,一来级别够,二来声子口才很好。

声子带了单位介绍信就上路了,路过郑国的时候,在荥阳郊区遇上了一个人。

“哎哟,世界真小,伍兄,怎么在这里遇上了?”声子很高兴,遇上的人名叫伍举,说起来,就是楚庄王的嬖人伍参的儿子。

当初,伍参和声子的父亲子朝私交很好,两家因此也多有往来,声子和伍举也就成了朋友。如今在异国他乡相遇,正是他乡遇故知啊。

“我去晋国,你呢?”伍举说。

“我去晋国公干,你去干什么?”

“我,唉,我流亡。”

“啊,你在楚国受迫害了?”

原来,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可是最近王子牟犯了事,畏罪潜逃了。有人就举报伍举,说是他送老丈人跑的。这下伍举害怕了,连忙出逃,这是要逃到晋国去政治避难的。

“唉,我们家好不容易在楚国混出个模样来,现在又要去晋国二次创业,苍天啊,大地啊,为什么就这么不公平呢?”伍举很沮丧,他对前景很悲观。

“伍兄,不用担心,你尽管去晋国,就当度假了,我保证能够让你回楚国。”声子看见老朋友这样伤心,决心帮他。

“你,你有办法?”

“有。”

“什么办法?”

“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

【世上最著名的忽悠】

声子在晋国受到了热情招待,他还见到了赵武,就宋国的和平方案进行了讨论,赵武的态度非常积极。临走,晋平公设宴招待声子,六卿大夫等人参加。

晋国人的热情证实了他们的诚意,声子非常高兴。

离开了晋国,声子没有回国,直接来到了楚国,向屈建汇报晋国人的态度。

声子把自己在晋国受到的热情招待介绍了一遍,说晋国人很有诚意,而且对宋国的方案也很满意,楚国方面不用担心。

屈建非常高兴,说完了正事,跟声子随便聊起晋国的事情来了。

“哎,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相比,谁更贤能一些?”屈建问。楚国人对这个都很感兴趣。

“这么说吧,晋国的卿不如楚国的卿,可是晋国的大夫比楚国的大夫强,他们的大夫都是卿的材料。”声子考虑了一下回答道。他说的倒是真话,晋国这一代的卿确实是历史上最弱的,而晋国的大夫如叔向、张侯等人的能力确实比卿要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