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卫国外交(第3/4页)

“老婆,怎么办啊?”

“你可以拒绝他,不过他们还会来,如果他们再来,恐怕你就要搬家了。所以,趁现在还没到那一步,赶快答应吧。”定姜直接给了答案,连犹豫一下都没有。

“这个……”卫定公还有些不愿意。

“老公啊,孙林父再怎么说也是同宗的卿,又有晋国为他请求。让他回来,既对祖先有个说法,又能得到晋国的欢心,何乐而不为呢?”定姜继续开导。

“那,那他回来什么待遇啊?”

“嗨,好人做到底啊,恢复一切待遇,上卿,把戚再给他。”还是定姜有气魄,有的时候,女人比男人大气。

于是,孙林父在阔别祖国七年之后,衣锦还乡了。

事实证明,老爹的遗言是正确的。

【委蛇委蛇】

孙林父爽了,卫定公就不爽了。

当年冬天,卫定公在郁闷中薨了。由于定姜没有儿子,因此卫定公临死之前立了妾敬姒的儿子姬衎(音看)为太子,继位后就是卫献公。

卫献公心智成熟比较晚,虽然他爹看着他挺可爱,其实有点没心没肺。在父亲的葬礼上,卫献公表现得一点也不悲哀,一点也不在意,似乎死的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对门张大爷的亲家母。

定姜对卫献公的表现非常不满意,当场就说了:“这小子没心没肺,他一定会把卫国带灭亡啊,我们恐怕都不得善终了。早知道啊,就立他弟弟鲜做太子了。”

定姜一言既出,在场所有人大哗。这话很快传了出去,卫国卿大夫们都开始心存恐惧,为什么?如果定姜眼力准,那就证明卫献公是个昏君,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如果定姜眼力不准,那么她就有可能收拾卫献公,国家还是要乱。

孙林父不管这些,他把自己的家财都放在戚,自己的工作重点依然在与晋国权臣们的关系上。他知道,只要抱住晋国权臣这条大腿,孙家就能在卫国呼风唤雨。

孙林父并没有把卫献公放在眼里,在卫献公面前也没有什么礼节可讲。

卫献公十一年(前566年),也就是韩厥退休的那一年,孙林父出使鲁国。两国重温了往日的盟约,登坛为盟的时候,鲁襄公每上一级台阶,孙林父同步上去。上坛之后,叔孙豹在一旁悄悄提醒他:“老孙,诸侯盟会的时候,大家同样步骤,因为大家都是诸侯,如今您和我们主公结盟,似乎应该稍稍靠后一点才对。”

孙林父没有回答,也没有一点惭愧或者后悔的意思。随后的程序,依然这样失礼。

没办法,习惯了,习惯成自然了。

等到孙林父走了之后,叔孙豹说了:“孙林父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因为他太不知道自重了。《诗经》写道:‘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这么专横而又得意,一定要受到教训的。”

其实,叔孙豹完全不了解孙林父的家传理念。在孙林父的眼里,鲁国人迂腐得不可救药。

叔孙豹所引用的那首诗出于《诗经·召南·羔羊》,说起来,这是全世界最早的描写公款吃喝的诗,原诗如下: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小肥羊

羊皮大衣暖洋洋,白丝银线闪亮光;公款吃喝真惬意,悠闲自在心舒畅。

羊皮大衣闪闪亮,白丝银线好辉煌;摇摇摆摆一路走,公款吃喝心荡漾。

羊皮大衣品牌响,白丝银线把眼晃;公款吃喝就是好,皆大欢喜没商量。

委蛇委蛇,是悠闲自在的意思,读作“委宜”。

今后说到公款吃喝的时候,就可以用“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来形容了。

而成语“虚与委蛇”出于《庄子·应帝王》,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卫献公请客】

转眼间卫献公登基18年了,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其实,卫献公倒不是坏人,只是心智成熟较晚,到此时童心未泯而已。

这一年晋国征集联合国军讨伐秦国,于是,卫国派出北宫括领军前往。

这一天,卫献公约了孙林父和宁殖(宁俞的儿子)来吃中午饭,约完之后,卫献公就跑园子里打鸟去了。那边孙林父和宁殖换好了正装,规规矩矩来到宫里,等着和卫献公共进午餐。谁知道从上午等到下午,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一直等到天色黄昏,卫献公还没露面,把两位饿得饥肠辘辘,找人一问,说是在城外园子里打鸟呢。

这两位于是驱车来到园子,看看怎么回事。一看,还在打鸟呢,打得高兴,一打一天。

“主公,我们还等着您吃饭呢。”孙林父和宁殖压着火,对卫献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