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朋友靠不住(第3/4页)

两人商量了一天,达成以下共识:首先,城池一座也不给,宁失千金,不失寸土。答应把三城的贡赋都给宋国,但是要秋收之后再给。对宋国就说刚刚登基,若是立即割城,恐怕国内动乱。第二,白璧、黄金先给三分之一,以后再补;第三,每年给宋国的谷子,从明年开始算。

就这样,郑国把自己的方案给宋庄公送去,同时送去白璧三十双,黄金三千镒。

宋庄公大怒,直骂公子突忘恩负义:“在宋国像条狗一样,回了郑国就不认账了。”

第二天,宋庄公派来追账的人就到了,说是不按协议执行就不回去,坚决坐地泡。

面对坐地泡,怎么办?

“这样吧,我们请齐国国君和鲁国国君出面,为我们转圜斡旋吧。”祭足从来没有碰上过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尽量想办法。

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郑厉公当下派出特使,带着国礼分头前往齐国和鲁国。

特使来到齐国,说明来意,齐僖公拍桌子大怒:“公子忽有什么过错?啊?为什么废了他?等我抽出空来,率领天下诸侯讨伐郑国,还他一个公道。”

在齐僖公的心里,虽说公子忽两次拒绝求婚,但是始终还是喜欢公子忽,为他抱不平。

礼物留下,特使滚蛋。

郑国使者在齐国碰了一鼻子灰,在鲁国却受到欢迎。

鲁桓公是个热心肠,也想多交些朋友,何况,鲁郑两国也是传统友邦,帮忙说几句话也不费什么事情。

鲁桓公约了宋庄公相会,两国元首就在扶钟这个地方进行了最高层会晤。

“老宋,我看就算了吧,郑国确实有困难。”寒暄之后,鲁桓公开始劝解。

“不行,大家都是中原国家,不能说话不算话啊。再说,那几个城池又不是粮食,说句话就给过来了,有什么困难不困难的?”

“那是人家的祖业嘛,考虑一下感受。”

“感受,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

基本上,第一次斡旋失败。

郑国知道斡旋失败以后,派人给鲁桓公送来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商彝。彝是什么?青铜祭器。商彝呢?就是商朝传下来的文物,宋国祖庙里的镇庙之宝。那么,这超级文物宝贝怎么在郑国这里?公子冯回国继位之后,作为感谢送给郑国的。

郑国现在把这个拿来了,希望鲁桓公帮着还给宋国,抵了那三座城池。当然,拿这东西也是顺便提醒宋庄公:别忘了你也欠我们的情。

鲁桓公还真是个热心人,再次约会宋庄公,老地方见。

“看,这是当年你给郑国的感恩礼物,他们一直珍藏着,如今还给你,希望能抵得上那三座城池。”鲁桓公让人取出商彝,还给宋庄公。

“我说是什么呢,这么个东西,我们祖庙里有的是,算什么宝贝?我还是要城池。”宋庄公打死了就是要城池,心说咱也不是玩文物的,要那干啥?

第二次斡旋再次失败。

两次斡旋失败之后,宋国的催债代表团来得更勤了,说话越来越不客气,要吃要喝要回扣,弄得郑厉公非常不爽。

于是,郑厉公又派人去恳请鲁桓公继续斡旋。

鲁桓公向宋庄公第三次发出热情邀请,希望就郑国债务问题进行新一轮斡旋。

宋庄公很烦,他对鲁国的使者说:“你知不知道我已经很烦了,你知不知道你们主公已经很烦人了。郑国欠债不还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没事自己找地方凉快去吧,拜托不要来掺和了。”

两个字:拒绝。

【反目成仇】

鲁桓公的邀请遭到粗暴拒绝,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他很愤怒,实际上他一直很讨厌宋庄公这个人,前两次会晤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给脸不要脸,打他。”鲁桓公决定。鲁国打宋国历来是有心得的,宋国的郜鼎都给鲁国抢回来了。

于是,鲁桓公与郑厉公在武父秘密会见,两国元首在对宋问题上十分一致,一拍即合。

“老宋贪得无厌,我早就想跟他翻脸了。鲁哥,我听你的,咱们办了他。”厉公是什么人物?他是郑庄公最欣赏的儿子,绝不是一个受窝囊气的人。鲁郑两国迅速组成联军,鲁桓公、郑厉公亲自领军,进发宋国。

听到鲁郑联军靠近国境的消息,宋庄公有些傻眼了,狗急了还跳墙呢,把人家逼急了,可不要跟你拼命。

反目成仇了。

放着恩公不当,非要当仇人。

怎么办?硬着头皮也只能打了。可是宋庄公也知道宋国的队伍根本就不是郑国的对手,何况还有鲁国。他听说齐僖公对郑厉公很不满意,说不准齐国愿意跟自己联合起来抗击郑国呢?

宋庄公紧急派出华督前往齐国。齐国跟宋国历来也不是什么友好国家,齐僖公尤其讨厌宋庄公,所以对华督也是爱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