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阏与之战:秦军最惨痛的大败(第3/8页)
蔺相如站在堂下,冷冷地看着秦国人演戏。等他们热闹完了,才上前说道:“玉璧其实还是有点瑕疵,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请让下臣告诉大王在哪。”
秦昭王一听,赶紧将玉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接过来,后退了几步,背靠着一根柱子,头上的帽子突然冲起,头发一根一根竖起来(怒发冲冠),对秦昭王说:“大王想要和氏之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国的大臣都说秦国贪婪,言而无信,劝赵王不要答应大王的要求。赵王问下臣的意见,下臣以为,布衣之间尚不相欺,何况是像秦国这样的大国。而且为了区区一块玉璧闹得两国之间不愉快,这又是何必呢?于是赵王郑重其事地斋戒沐浴五日,将和氏之璧交给下臣带到咸阳来,恭恭敬敬地奉献给大王,以表赵国对秦国的尊敬。可是,我到了咸阳之后,您却在偏殿之上接见我,表现得十分傲慢,还让一群妖里妖气的女人来围观玉璧,这分明是没把赵国放在眼里。我看您八成是不想给赵国城池了吧!所以我就使了个小小手段,把玉璧又要回来了。您不要逼我,谁敢上前一步,我马上将这玉璧摔碎,然后一头撞死!”说着将玉璧高高举起,作势欲摔。
秦昭王没料到蔺相如会来这么一手,连声道:“且慢!”命人将地图取出铺在地上,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地区说,寡人没有任何要欺骗赵王的意思,从这里到那里,十五座城池,已经计划好要划给赵国的啦。
蔺相如斜着眼睛瞟了一眼,说:“那敢情好。只不过和氏之璧是天下至宝,赵王迫于大王的威力,才不得不献给大王。赵王还专门斋戒沐浴五天,才将它交给下臣。为了表示您的诚意,请您也斋戒沐浴五天,然后以九宾之礼相迎,我才会将它献给您。”
秦昭王又气又怒,又没办法,只得答应蔺相如的要求,承诺斋戒沐浴五天,并安排蔺相如先到宾馆住下。
蔺相如一到宾馆,就命随从换上平民百姓的衣服,怀里揣着和氏之璧,抄小路将它送回了赵国。
五天之后,秦昭王在宫中举行盛大的仪式,派傧相引导着蔺相如进入大殿,把该行的礼都行完了,该表的态也表了,就等着蔺相如献璧。蔺相如如实相告:“和氏之璧已经送回赵国,您上当了。但这事也怨不得我。秦国自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任国君,没有一位是信守承诺的。太远的事我就不说了,楚怀王的事就给了天下诸侯深刻的教训,在和秦国打交道的时候,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大王如果实在是有诚意,请先将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我保证和氏之璧马上送到。当然,大王如果要治我的欺君之罪,我也无话可说,甘愿下油锅。”
秦国君臣听了,面面相觑。蔺相如说秦国自从穆公开始就不守信用,显然是夸大其辞,至少秦穆公不是无信之人。事实是,秦国自打秦惠王年间重用张仪以来,在国际上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没想到今天反倒上了蔺相如的当,让他当猴给耍了。
大殿上一时沉默。突然间,相国魏厓爆发出一声怒吼:“你想下油锅?没那么便宜!来人啊,将这厮拉出去,立即处以车裂之刑。”
武士们一拥而上,将蔺相如绑了起来。群臣们情绪激动,都举着拳头喊道:“处死他,处死他!”
蔺相如淡然而笑,没有作任何挣扎。反倒是秦昭王突然站起来,挥挥手,平息了大伙的喧闹,说道:“即便杀了他也于事无补,反倒伤了秦赵两国的和气,我相信赵王不会为了区区一块和氏之璧就欺骗我们秦国。”下令放了蔺相如,依旧以九宾之礼接待他,典礼结束之后便放他回去了。
回想当年,孟尝君曾派公孙弘观察秦昭王气象,赵武灵王也曾亲自乔装改扮到咸阳窥探秦昭王,都认为他气度不凡。从现在发生的这件事上看,秦昭王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蔺相如平安回到赵国。赵惠文王对他在秦国的表现相当满意,认为他“不辱于诸侯”,因而封他为上大夫。
廉颇负荆请罪
以城易璧的计谋失败后,秦昭王正式向赵惠文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西河外的渑(miǎn)池(今河南省三门峡)来会晤,商谈两国和平友好的大事。
因为有楚怀王的前车之鉴,赵惠文王不打算接受秦昭王的邀请。但是廉颇和蔺相如等文武大臣都说,如果不去,等于向天下人宣告赵国怕秦国了,脸面上是万万过不去的。赵惠文王不觉苦笑,那就是一定要去啰?罢,罢,罢,为了国家的面子,寡人我就做一回弥天大勇,去赴那渑池之会吧!
当然,赵国方面也作了充足的准备。陪同赵惠文王赴会的,是不辱于诸侯的蔺相如;同时由廉颇统帅大军,驻扎在秦、赵两国的边境线上,一旦发生事变,则可挥师相救。饶是如此,廉颇还是做了最坏的准备,对赵惠文王说:“大王此去,路上行程加上会期估计不超过三十天。如果过了三十天还没见到您回来,请允许我等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人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