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三‖

张之洞的“难言之隐”

张之洞是清末废除科举的急先锋。

早在1895年,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初次见面,他对教育改革的意见便令对方佩服。1897年末,他派姚锡光赴日本考察“其国立学、练兵,兴革之由,训练之法”,似已有废除科举的谋划。1898年,他所著《劝学篇》被光绪皇帝钦命刊发全国,俨然作为维新运动的指导性文章。但是,变法失败,他谨守“政治正确”(此为洋话,中国话叫“明哲保身”)的信条,再不敢轻易吐露与康、梁等“维新派”相同的意见,尽管其立论基础大相径庭。

而到了1901年,风向再变,连皇太后都已认可废除八股,那么,前此未竟之“妥议科举新章”的话头,遂又可以重新提起了。于是,身为湖广总督的张之洞,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发起“江楚会奏”,建议“酌改文科”。于是,张之洞成为近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入京前,在地方力倡教育改革;入京后,任大学士,派管学部,主持教育改革)。

然而,张之洞力倡废除科举,并非全无阻力,而此种阻力,又不可径以“保守”“反动”名之。比如,1904年的甲辰会试,是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其时,张之洞正大力推进废除科举。之洞侄婿林世焘,在此届考试中以候补道身份考中进士,世焘本欲“请归原班”(补一个部省的实缺),之洞闻信,乃一日内连发五封电报,严责世焘,命其无论如何,一定要考取“馆选”,即入翰林院。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两个问题。一、张之洞素以自己中进士、点翰林,是纯粹读书人为傲,不太瞧得起非“正途出身”及没有学问的人。若论出身正、有学问,天下之大,谁比得上翰林学士?以此,他要劝侄婿努力跻身翰林院。二、他认为废除科举之后的情形并不乐观,生怕再有反复,侄婿因“误入歧途”而影响日后的发展。

事实上,在废除科举后一段时间,对于“学堂”“留洋”出身,旧日士大夫乃至一般舆论并不引为荣耀。一生欲作“帝王师”而不得的王闿运,于1908年特授翰林院检讨,尝赠诗张之洞,对“新学后进”大加调侃,诗曰:“愧无齿录称前辈,喜与牙科步后尘。”(按,“齿录”,指科举时代同榜中试者汇刻之姓名籍贯三代履历,即同年录。“前辈”,后入翰林院者对先入者的尊称。“牙科”,谓学制改革后,“海归”学者亦可获举人进士头衔,其中有海外大学医科毕业生;闿运特标以“牙科”者,则有意引人发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