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戚继光的难题谈起

这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国4至6世纪南北战争研究》基础上写出的,研究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之间的战争,分为三编,分别讲兵种与战术、战略与战例、战争与政权。但本书的内容又不限于魏晋南北朝,而是会上溯得更远一点,特别是关于步兵、骑兵的战术变迁问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考察,窥源方能知流,理清兵种战术发展的整体历程。

先说说为什么想写这个战争史题材。我自幼接受的关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叙事,都来自《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演义小说,以及由这些小说改编来的评书、影视作品。在这些叙事作品中,冷兵器战争的作战模式非常程式化:两军对阵,先是各出一员大将,在阵前“大战三百合”,待一方被“挑落马下”,这边全军将士便乘机“掩杀过去”,大将被斩的那一方则是全军仓皇溃逃,一场大战便告结束。到近现代,又出现了“武侠小说”,冷兵器的打斗就更神奇了,或者说更像巫术了。

真正的冷兵器战争,似乎不是这个样子。但中国古代的战争究竟怎么打?史书记载得往往不是那么详细。譬如楚汉之间著名的垓下之战,双方投入兵力多少?各自的阵列多长、多宽?是不是和挖出来的秦陵兵马俑一样?交战过程如何?在《史记》中都看不到。后世的著名战役也都类似。当然,更早的情况会好点儿,《左传》对春秋的战争记载就比较翔实。战国之后的史书,就达不到《左传》的水准了。

中国古代史书里,对战争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大量“留白”,其实不全怪史官们无知,古代承平时期的将领们,也弄不清真正的仗(冷兵器战争)应该怎么打。乱世那些打过仗、有经验的武将,又大都没文化,没法记载下来。

中国古人里面,唯一一位探讨过这个问题的,就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不仅指挥打仗,还写书记录他的练兵、作战经验。他指出,当时明代朝野,包括军队里面的将帅,关于战争的常见误区是:第一,夸大个人“武艺”的作用,喜欢招募一些耍刀弄枪很花哨的武师,其实真正作战的队列很密集,根本没有空间给他一个人跳来跳去、把刀枪抡圆了耍;第二,对“阵法”的理解很神秘,搞得像大型团体操表演一样华而不实,平时操练好看,上战场没用。

关于戚继光的这些意见,本书正文里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讨论。一本研究魏晋南北朝,或者说隋唐以前战争的书,似乎不该出现戚继光,但没办法,整个中国古代只有他一个人思考、指出过这些问题。而且,明代的冷兵器战争,基本原理其实和秦汉、魏晋、唐宋没有区别。

中国古书对战争的记载先天不足,社会上的演义和武侠文学又太发达,自然使社会大众对战争的理解严重失真,变成了上面介绍过的程式化、巫术化表演。当代学界也受影响,真有学者写论文讨论古代兵书里的“青龙阵”“白虎阵”。本书对那些离常识有些距离的所谓“研究现状”就不再列举和分析了,因为那样难免越扯越乱,就像理科学者无法跟“民科”对话。人文学科不是科学,就是因为没有一套剔除“荒谬学说”的客观手段,只能靠常识,这显然缺乏严格的操作性。

而另一方面,有些涉及古代战争基本战术的问题,如步兵的队列原则、作战方式,目前确实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本书尝试着从古史文献中寻找各种史料旁证,进行复原工作。这种写法缺乏前人的“学术史”背景,像是在自说自话,也就不太像学术作品。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写论文都要有“学术史”依据的话,人类知识恐怕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拓展了。

当然,中国古史对战争的记载,可供研究的信息还是有的,比如对战争地点的记载一般比较准确,可以和现代的地名进行对照,确定其大体方位,结合自然地貌进行研究。比如山势,古今基本相同;河流和植被虽有所变化,结合《水经注》等文献也能基本复原出当时的情况。

中国史书的情况是这样。反观欧洲,从古希腊人希罗多德记录希波战争的《历史》开始,到《远征记》(色诺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亚历山大远征记》,一直有非常详尽的战史记载;再到古罗马诸史,包括恺撒自己写的《高卢战记》《内战记》,对于每一场大战双方的投入兵力、战场地理环境、两军营地和阵列的变动、战斗每一环节的变化,甚至一些战斗中的偶发事件,都记载得非常详尽。之后历经中世纪以至近现代,欧美积累的战史著作之多,任何其他文明都难以企及。所以,欧洲古代战争的很多战术细节,可以和中国的史料进行互证,帮助我们复原中国古代的战争细节。不过在这方面,西方的汉学家能起的作用很有限。因为他们阅读古汉语的能力往往不高,而中国古史中关于战争的细节记载,多需要在字里行间“细抠”,西方学者还难以胜任。日本学者治学比较细致,但多缺乏宏观视野,目前还没出现参照西方战争史还原中国战争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