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四客卿史实考论》序札马剌丁与《大一统志》(第6/7页)

至元二十二(1285)年六月二十五日,中书省先为兵部元掌郡邑图志,俱各不完。近年以来,随路京府州县多有更改,及各处行省所辖地面,在先未曾取会。已经开坐沿革等事,移咨各省,并札付兵部,遍行取勘去。后据兵部令史刘伟呈,亦为此事。施行间据来呈,该准上都秘书监关。札马剌丁奏:“太史院历法做有,《大元本草》做里体例里有底,每一朝里自家地面里图子都收拾来,把那的作文字来。圣旨里可怜见,教秘书监家也做者,但是路分里收拾那图子,但是画的路分、野地、山林、里道、立堠毎一件里希罕底,但是地生出来的,把那的做文字呵,怎生?”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呈乞照详事。得此。六月十三日与本监焦尚书、彭少监等议得:翰林院、兵部各差正官,与本监一同啇量编类,似为便当。得此,除已札付兵部,摘委兵部郎中赵奉议,及札付翰林院依上差官外,仰照验钦依圣旨事意施行。

至元二十三年(1286)八月二十九日,本监照得钦奉圣旨:“编类地里图文字,钦此。”(注:高荣盛点校本,第72页。标点符号笔者有更动。)

元初各地图志掌于兵部。一统天下之后,各地行政区划与地名皆有变动。为此札马剌丁要求,按以前太史院编修历法,有关部门编修《大元本草》的办法,大集天下资料,将各地所藏图志收拢至秘书监。此议得到世祖的批准。编修《大一统志》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此后札马剌丁在数年中,一直为汇集资料而努力。至元二十三年(1286)三月初七日,他上奏道:

一奏:“在先汉儿田地些小有来,那地理的文字册子四、五十册有来。如今日头出来处、日头没处,都是咱毎的,有的图子有也者,那远的他毎怎生般理会的?回回图子我根底有,都总做一个图子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这是说,元初蒙古军控制部分汉地时,所收集的汉文地理图志约有数十册。但如今从日出至日没之地(注:用今日的言语便是:东起太阳升起的太平洋之滨,西至太阳下落的地中海之地。),均是蒙元领土。除了已有的图志之外,边远的地方也应考虑在内。札马剌丁已经收集了一些伊斯兰世界的图志。为此他提议将汉地图志与伊斯兰图志拼在一起。此议也得到世祖的批准。向各省发出征集图志的通知后,各地并未很快上报。为此札马剌丁在同年八月再次上奏:

一奏:“省里与文书来,随处城子里头有的地里图子、文字毎收拾将来者道来。至今不曾将来,勾当迟了有。如今疾忙教将来者,么道。省里再与文书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照得:除将已发到路分文字,见行照勘外,有下项未到去处,并边远国土,本监先为不知,各各名号已曾具呈,乞早将边远国土名号,及行下未曽报到图册去处,早为发到,以凭编类。

他指出,各地上报舆图的工作进展太慢,编《大一统志》的工作因此耽搁。他请求世祖下旨各地催要,特别是以前不曾通知到的边远地区,也要增发通知。由于《大一统志》以汉文编纂,因此抽调有地理学专长的汉族学者参与其事,也是成败的关键。前面提到,在此项工作开始之初,便决定要“聘鸿生、硕士立局”。一些文献在提及此书的编修时,提及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如《经世大典》提到:

惟我太祖皇帝开创中土而大业既定,世祖皇帝削平江南而大统始一。舆地之广,古所未有。遂分天下为十一省,以山东、西、河北之地为腹里,隶都省。余则行中书省治之。下则以宣慰司,辖路,路辖府、州,若县星罗棋布,粲然有条。至元间尝命秘书少监虞应龙等修《大一统志》。书在官府可考焉。若夫地名沿革之有异,城邑建置之不常,归附之期,设官之所,皆必有征,所以纪疆理之大,彰王化之远也。猗欤大哉。(注:《经世大典·序录》,《元文类》卷41,四部丛刊。)

这里提到的虞应龙,正是札马剌丁点名向世祖要的人。《秘书监志》中保留有札马剌丁有关奏文:

一奏:“有一个孔夫子的孩儿每根底教的陈俨小名,又有一个蛮子田地里有的秀才虞应龙,又京兆府根底一个秀才萧维斗,这地理的勾当好理会的有。那的每根底教将来呵,怎生?”么道奏呵。“教来者。再用着的蛮子汉儿秀才毎有呵,阿儿浑撒里理会的有,怎(注:高荣盛注:抄本作“恁”。)一处索者。”么道圣旨了也。(注:高荣盛点校本,第73—74页。标点符号笔者有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