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第3/4页)

伏生是济南郡人。以前做过秦朝的博士。孝文帝时期,要寻求能够研究《尚书》的人,天下没有,听说伏生能讲授,要征召他。这时伏生九十多岁,年纪太大,不能行走,于是就下诏令太常派掌故晁错去向他学习。秦朝焚烧儒书,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后来战乱大起,人们四处流亡,汉朝平定天下,伏生寻找他的书,丢失了几十篇,只找到二十九篇,就拿这些在齐、鲁一带进行讲授。学者们从此大多能宣讲《尚书》,那些山东的经学大师无不涉猎《尚书》来教授。

伏生教授济南人张生和欧阳生,欧阳生教授千乘人儿宽。儿宽通晓《尚书》后,凭借文学的资格接受郡里的推荐,到博士门下学习,从师于孔安国。儿宽家贫没有资财,时常当学生们的厨工,并且时时偷偷出外给人做工,来供给衣食。他外出经常带着经书,休息时就朗读温习它。依照考试成绩的名次,他补了廷尉史的缺官。这时张汤正爱好儒学,让儿宽做呈报案情的属官,根据古法论事判决疑难大案,因而爱宠儿宽。儿宽为人温和善良,清廉聪明,能坚持节操,而且擅长著书、起草奏章,文思敏捷,但是口头不会阐述。张汤认为他是忠厚人,屡次称赞他。到张汤任御史大夫,让儿宽当属官,向天子举荐他。天子召见并询问他,很喜欢他。张汤死后六年,儿宽官位升到御史大夫。在职九年后死去。儿宽位列三公,因为和顺温良、顺从皇上心意、办事从容,得以长时间任职,但他从没有匡正劝谏皇上的过失。居官期间,属下轻视他,不给他尽力办事。张生也担任博士。而伏生的孙子因为研究《尚书》被征召,但他对《尚书》不能阐述清楚。

从这以后,鲁地的周霸、孔安国,洛阳的贾嘉,都很能讲解《尚书》的内容。孔家有古文《尚书》,而孔安国用隶书字体来改写它,因此兴起了他的学术流派。孔安国得到了十多篇失传的《尚书》,《尚书》大概从这时起逐渐增多篇目了。

那些学者很多讲论《礼经》,而鲁地人高堂生最接近原本。《礼经》本来从孔子时起经书就不完整,到了秦朝焚书,这经书散失的篇目更多,如今只有《士礼》,高堂生能够讲解它。

鲁地人徐生善于演习礼仪。孝文帝时期,徐生靠懂得礼仪任礼官大夫。他传习礼仪给儿子直到孙子徐延、徐襄。徐襄,他天性便善于演习礼仪,但不懂《礼经》;徐延稍微能懂《礼经》,但还不够精通。徐襄凭借懂礼仪任汉朝廷的礼官大夫,官至广陵内史。徐延和徐家弟子公户满意、桓生、单次,都曾经任汉朝廷礼官大夫。而瑕丘人萧奋因为通晓《礼经》而当了淮阳太守。这以后能够讲论《礼》来演习礼仪的人,都出自徐家门下。

鲁国商瞿向孔子学习《易》,孔子死后,商瞿就教授《易》,历经六代而传到齐地人田何,田何字子庄,而这时汉朝建立。田何传授给东武人王同——字子仲,王子仲传授给菑川人杨何。杨何因为通晓《易》,元光元年被征召,官做到中大夫。齐地人即墨成因为通晓《易》官至城阳国相。广川人孟但因为通晓《易》任太子门大夫。鲁地人周霸,莒地人衡胡,临菑人主父偃,都因为通晓《易》而官至二千石。但是精于解说《易》的,都源于杨何这一家。

董仲舒是广川人。他因为研究《春秋》,在孝景帝时期任博士。他放下帷幕讲授《春秋》,弟子们根据入学时间的长短来依次辗转相传授,有的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三年不到后园游玩,他专心到这个地步。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不合礼仪的就不做,学者们都师法、尊敬他。当今皇上登位,董仲舒任江都国相。他依据《春秋》中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就关闭各种阳气,放纵各种阴气,消雨时的方法与此相反。在江都全国推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他任职期间被贬为中大夫,住在家里,撰写《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窃取他的书上奏天子。天子召集众儒生把书展示给他们,书中有指责讥讽的内容。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道这是他老师的书,认为十分愚蠢。于是把董仲舒交给司法官处办,判处死刑,下诏赦免了。于是董仲舒终于不敢再谈论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时朝廷正好要排除四方外族的侵犯,公孙弘研究《春秋》比不上董仲舒,而公孙弘迎合世俗处理事情,官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派去做胶西王的国相。”胶西王平时听说董仲舒有德行,也很好地对待他。董仲舒害怕时间长了会得罪,很快就辞职回家。到去世为止,他始终不置办家产,专门从事研究学问、著书立说。所以汉朝建立直到第五代期间,只有董仲舒以精通《春秋》出名,他阐述的是《公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