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第2/8页)

如果大王支持秦国,那么秦国一定会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支持齐国,那么齐国一定会削弱楚国和魏国。魏国一削弱,就会割让黄河以南的土地,韩国一削弱,就会奉献宜阳。宜阳一献出,上郡就会被切断;河外一割让,那么道路就不通;楚国一削弱,那么赵国就没有外援了。这三条策略,大王不能不深思的。

如果秦军攻取轵道,那么南阳就危险;如果秦军劫夺韩国,包围周都,那么赵国就会拿起武器自卫;如果秦军占据卫国,夺取卷城,那么齐国一定向秦国称臣。秦国的欲望已经从关东各国得到满足,那么一定会发兵对准赵国了。秦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据番吾,那么秦赵两军就一定要在邯郸城下交战了。这是我替您所忧虑的。

当前,关东一带所建立的国家没有比赵国更强大的了。赵国领土纵横两千多里,武装部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维持好几年。西面有常山,南面有黄河和漳水,东面有清河,北面有燕国。燕国本来是弱小国家,不值得害怕。天下最使秦国害怕的没有哪一个比得上赵国,但是秦国不敢出兵攻打赵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害怕韩国和魏国在后面暗算它。这样,那么韩、魏两国就是赵国南方的屏障。秦国进攻韩国和魏国的时候,没有高山大河的阻隔,可以逐渐蚕食它们,直到逼近它们的国都为止。韩国和魏国如果抵挡不了秦国的入侵,一定会向秦国屈服称臣。秦国没有韩魏两国的窥伺,那么战争的灾祸必然要转嫁到赵国身上了。这是我替您所忧虑的。

我听说尧帝没有三百亩的分土,舜帝没有尺寸的土地,但都拥有了天下;夏禹没有百人的村落,却能在诸侯中称王;商汤、周武王的士兵不超过三千人,战车不超过三百乘,步兵不超过三万人,却登位做了天子;实在是由于他们掌握了规律。因此贤明的君主对外能预料他的敌人的强弱,对内能衡量自己的士兵才能的高低,不用等待两军交战,而决定胜败、存亡的关键早已成竹在胸了,难道会被众人的言论所蒙蔽,而糊里糊涂地决定大事吗?

我私下用天下的地图来估算,诸侯国的土地是秦国的五倍,估计诸侯国的士兵是秦国的十倍。六国团结一致,合力向西攻打秦国,秦国一定会破灭的了。可现在您却向西服事秦国,对秦国称臣。打败人和被人打败,向人称臣和使人向自己称臣,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为秦国游说连横的人,都想割让诸侯国的土地给秦国。如果秦国成就了霸业,就会高筑楼台亭阁,美化宫殿屋宇,倾听竽瑟这样的乐声,前面有楼台、宫阙、车辆,后面有苗条漂亮的美女。诸侯国即使已经遭受秦国的祸患,但游说连横的人也不用分担它们的忧患。这样,那些主张连横的人,日夜凭借秦国的权势恐吓各国,来达到割地的目的,因此我希望大王深思这个问题。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善于决断疑难,摈弃谗言,堵塞流言的渠道,杜绝朋党的门路。因此我才能在您面前,把尊崇国君、扩大领土、加强军队的策略,竭尽忠诚地陈述出来。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统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来合纵亲善,反叛秦国。号召天下的将相在洹水边会盟,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盟誓,订立盟约说:“秦国如果攻打楚国,齐国和魏国就分别派遣精锐部队援助楚国;韩军就断绝秦国的粮路,赵军便渡过黄河、漳水,燕军便守卫常山的北边。秦国如果攻打韩国、魏国,那么楚军就断绝秦军的后路,齐国就派出精锐部队来援助韩、魏两国,赵军便渡过黄河、漳水,燕军就守卫云中。秦国如果攻打齐国,那么楚军就断绝秦军的后路,韩军便守卫城皋,魏军就堵塞秦军的通道,赵军便渡过黄河、漳水和博关,燕国就派出精锐的部队来援助齐国。秦国如果攻打燕国,那么赵军就守卫常山,楚国就驻军武关,齐军便渡过渤海,韩、魏两国都派出精锐部队来援助燕国。秦国如果攻打赵国,那么韩国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军便渡过清河,燕国就派出精锐部队来援助赵国。诸侯国中有不遵守盟约的,便用五国的军队共同征伐它。”六国合纵亲善来对抗秦国,那么秦军一定不敢越过函谷关来危害关东各国了。这样,那么霸主的事业就成功了。赵肃侯说:“我年纪轻,登位日子很短,还没有能够听到国家的长远之计,如今贵客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恭敬地以国相从。”于是赵肃侯用有花纹装饰的车子一百辆,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锦绣一千匹,让苏秦去游说诸侯各国。

这时,周天子把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祭肉赐给秦惠王。秦惠王派犀首(公孙衍)去攻打魏国,擒获了魏国的将领龙贾,攻占了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进军。苏秦恐怕秦军打到赵国来,就用计激怒张仪,使他到秦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