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第6/9页)

音乐感动在人的内心,礼仪感动在人的外表。因此,礼仪的主旨是谦让,音乐的主旨是满足。礼仪谦让鼓励进取,用鼓励进取来达到尽善尽美;音乐满足就要节制,用有效节制来达到尽善尽美。礼仪谦让而不鼓励进取,就逐渐消失;音乐满足而不有效节制,就放任淫乱。因此,礼仪有往来而音乐有节制。礼仪得到往来回报就欢乐,音乐得到有效节制就安乐。礼仪的往来回报,音乐的有效节制,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

音乐就是娱乐,是人的性情所不能避免的。娱乐一定要发出各种声音,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方面,这是人的常情。声音动静,性情心术上的变化,全包含在这里了。所以人不能没有娱乐,娱乐不能忘记音响动静,音响动静不按规律,不能没有淫乱。古代帝王厌恶那种淫乱,所以制作《雅》《颂》的歌声来引导百姓,使百姓的歌唱满足娱乐需要而不放纵,使其中的歌辞足以含蕴义理流传不息,使那乐曲婉转平直洪亮收束的节奏,足以感动人向善的心性罢了,不让放纵的思想淫邪的气息得到接近,这是古代帝王建立音乐的道理。所以在宗庙里娱乐,国君大臣上下共同听音乐,没有谁不和睦恭敬;在同族乡里中间,长幼共同听音乐,没有谁不平和顺畅;在家里,父子兄弟共同听音乐,没有谁不和睦亲爱。所以说,音乐是审定人的歌唱来求得安定平和,按着乐器声音来修饰节奏,节奏调合用来构成乐章,这样用来调合父子君臣之间的和睦关系,使亿万百姓亲附,这是古代帝王建立音乐的道理。所以听那《雅》《颂》的声音,志向意气就得到扩大弘扬,拿着盾牌和斧头,练习俯仰屈伸的动作,容貌就会庄重了;走在表演舞蹈的行列中,按着音乐的节奏,在等级行列中也能摆正位置了,前进后退也能合乎整齐的步调了。所以说,音乐是天地的齐集,中和的总要,人情不能避免的东西。

再说音乐,是古代帝王用来修饰内心喜悦的手段;军旅斧钺,是古代帝王用来修饰心中恼怒的手段。所以古代帝王的喜悦愤怒都能表现得齐全啦。喜悦就使天下的人应和他,愤怒就使残暴作乱的人畏惧他。古代帝王运用礼乐可以说十分隆盛了。

魏文侯向子夏发问说:“我穿着黑色祭衣戴着黑色礼帽,听古代的音乐,就只怕卧倒瞌睡,听郑国和卫国的音乐就不知道困倦。大胆地请问,古代的音乐像那样令人厌倦,是什么原因?郑卫的新音乐像这样吸引人,是什么原因呢?”

子夏回答说:“现在先谈那古乐,大家步调进退一致,应和的声音纯正宽广,弦匏笙簧的演奏全听鼓声指挥,开始演奏击鼓,停止结束鸣金,调整杂乱的行列用乐器相,迅速前进用乐器雅。有道德修养的人于是谈论,于是述说古代的情事,即修养自身整齐家室,平均天下的道理:这是古乐要表达的内容。今天的新乐,进退不齐,奸邪的声音使人淫乱,沉浸在里面不能自制,加上小矮人的戏耍,像猴子一样男女混杂,不知道父子尊卑。乐曲演奏终了不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不可以讨论古代人的情事:这是新乐要表达的内容。今天您所问的是真正的音乐,但是所喜欢的却是铿锵的声音。那有节律的音乐和铿锵的声音,虽相接近但不相同啊。”

文侯问:“大胆请问为什么不同?”子夏回答说:“那古代天地和顺而四季适当,人民具有德性而五谷也昌盛,天灾不流行而人祸也没有,这就叫十分适当的太平年头。然后圣人制作了父子君臣的等级关系作为纪律纲要,纪律纲要已经正常,天下非常安定,天下非常安定,然后整理六律,协和五声,用丝弦等乐器歌唱《诗》中的《颂》,这就叫德音,德音才称得上音乐。《诗·大雅·皇矣》说:‘静修他的好德行,能够察明是与非,辨明真假与善恶,教诲不倦能赏刑。在这大国当国君,能够和顺能亲近。传到文王更贤良,具备美德无忏悔。已经承受帝王福,延及子孙万年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现在您所喜好的,大概是沉溺在靡靡的声音里面了吧?”

文侯说:“大胆请问,沉溺的靡靡声音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子夏回答说:“郑国的音乐好听但靡滥,放纵奸声迷乱人的心志,宋国的音乐使你欢悦,但柔细娇弱使人意志消沉,卫国的音乐急促多变,使人心志烦燥,齐国的音乐高傲孤僻,使人心志骄逸。这四国的音乐都被色情淫乱了,同时伤害了德性,所以祭祀不使用它们。《诗》中说:‘肃穆雍容和谐鸣,先人祖宗喜欢听。’那肃穆的声音就是恭敬;那雍容的声音就是和谐。又恭敬又和谐,什么事不行呢?做百姓君主的人,只要谨慎自己喜欢或厌恶的言行就可以啦。国君喜好它,那么臣子就去做这件事,皇上实行的事,那么百姓就跟从去干。《诗》中说‘诱民前进很容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然后圣人制作了小鱠鼓、大鼓、木蒫、螩、土埙、竹諶,这六种乐器,是演奏美德声音的音乐。然后用钟、磬、竽、瑟来调和演奏,用盾牌、斧头、牦牛尾、野鸡翎毛来做道具舞蹈演出。这是用来祭祀祖先宗庙的音乐,这是用来宴饮宾客献礼酬谢的音乐,这是用来区分乐器排列顺序尊卑合适的音乐,这些都是用来晓示后代有尊卑长幼秩序的音乐。钟声响,声音很高,声音高可以树立旗号警戒群众,旗号可以树立气势,气势可以树立威武。有道德修养的人,听到钟声就想到了武臣。石磬的声音清脆有力,清脆有力用来树立辨别礼义的是非观念,辨别礼义是非可以使人为守礼全义效死。有道德修养的人,听到磬声就思念那些为节操守卫边疆而死的臣子。丝弦的声音哀婉悠长,哀婉悠长可以树立廉正的思想,廉正的思想用来树立伟大的人格志向。有道德修养的人,听到琴瑟的声音就思念立志躬行仁义的臣子。竹笛声浮泛可以和其他声音融汇,声音融汇可以用来树立会合的观念,会合的观念可以用来聚集群众。有道德修养的人听到竽笙萧管的声音,就思念能够养畜聚集百姓的臣子。鼓的声音欢快热烈,欢快热烈可以树立调动的观念,调动的观念可以用来鼓动群众进取。有道德修养的人,听到擂鼓的声音,就想起了做将帅的臣子。有道德修养的人听音乐,并不是听音乐的叮当声音,那是听音乐中有和自己心志相符合的内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