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订中的中华教师节(第3/3页)

指日可待的新教师节

现行的教师节,多是学生为老师庆祝节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尊师。这应该是教师节的一个方面(但务必要采取措施防止变成“谢师节”、“送礼节”);可是教师节还应具有另一层也许更为重要的内涵:教师节首先是教师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对所从事职业的敬意(这样也有助于刹住送礼风)。教师应德为人表、行为世范,师德先于生德,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应尊师敬长、崇学尚德,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艺,更要学好为人之本和做人之道。而这些,都是孔子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积极启发和宝贵经验。以孔子为形象代表显然有利于丰富教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教师节的品格。

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993年以来,从“儿童读经”到“国学启蒙”,从教育体制之外到教育体制内,民间推动的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国学教育健康发展,正在成为立德树人的文化源泉。当今民办教育的塾、堂、馆、院,如雨后春笋,体制内外亿万青少年,不同程度学习儒家经典,孔子的正面形象,在这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开始站立起来。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就会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目之中,加深这种印象。滋养着优秀传统文化长大的一代代,将会成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和中坚力量。况且,在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以孔诞为教师节已经多年了,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文化历史认同的角度考虑,以孔诞为教师节也是很有意义的。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以9月28日孔诞为全省“终生教育日”,中国人民大学以九月份为“孔子文化月”,这些都为以孔诞作教师节作了准备,可以说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尊师”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的老师。“圣人无常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影响过我们的人,他们或给我们以德行的示范,或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这些人应当作为我们的老师而受到尊重。以孔子作为师道的代表,也并不是只看重儒家,对于其他宗教和学派我们同样尊重。“尊师”的形式也不拘一格,不必刻意规定什么敬师模式,关键是尊师重道的心意,以及师友互相激励的良性循环,达到这种整体的氛围与规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2004年开始,笔者以政协提案的方式几次呼吁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有关职能部门都肯定提案的理由,答应在修改教师法时负责转达这个建议。

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将原来的“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修订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这一修订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得到海外华人的普遍赞誉。网络和纸媒组织的多项民意调查显示,至少七成以上受访者支持这一修订案。可见,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是合乎多数民意的。除原先已持此议的学者钱逊、王殿卿、杜维明、张立文、于敦康、楼宇烈、周桂钿、牟锺鉴、陈来、郭齐勇、凌孜及笔者等之外,汤一介、朱杰人、陈鼓应、成中英、郭沂、汤恩佳、陈启生、彭永捷、韩星等以及国际儒联的诸多海内外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赞赏并发公开信表示:相信此举,有助于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助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尊德重教的风气,增强国民凝聚力;有助于强化全中国的文化共识,以中华文化凝聚两岸人心;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价值观,提升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上承历史,下顺潮流,深得民心,光耀世界。我们期盼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顺应民意,采取相应举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孔诞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教师节。

在全国人大未改定日子之前,民间也可以考虑先以孔诞为“中华师表日”,以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