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首龟年识古津(第6/17页)

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他们家破产了,到包头,后来又回来,回来简直没法儿住,她就上我们家来了,那时候她就十几岁,大概那时候大人早订好了,我们俩将来就成一家了。我们小时候不知道啊,后来慢慢就明白了。我们挺好的,打小儿就好,小时候我浑得不行,她比我发育早是怎么的,她什么事都懂,小时候长得好看着呢。我帮她上学,上附中,中学毕业她考日本派的医学院,口试给刷下来了,那时候不送礼就给改分,她没考上。后来“七七事变”,我在天津不是住了一年嘛,我们在天津结了婚。我回来上协和,她也回来了,学英文打字,后来就一直在北医图书馆,管外文期刊什么的,“文革”也没事。后来偏瘫,我侍候她十年。我们俩这辈子从来没吵过架。她不喜欢做饭,我做饭,她喜欢搞卫生她就搞卫生。我们俩这关系太好了。

我姐姐和我弟弟都是附中毕业的,那学校好,那学校太好了。我姐姐比我聪明,功课从来比我好,她从附中上的清华,读的清华汉文系,还没念完,家里非让她结婚,很可惜的,后来在中学教数学,“文革”后死的。我弟弟上过燕京,上了两年有病上不了了。我就是这么一个经历,人就是得跟环境凑到一块儿,我就是从那么一个环境长出来的。

4.儿时印象

刘:我小时候满街跑。先说一个笑话,我家住在扁担胡同,上小学到绒线胡同。那时候宣武门也叫顺治门,还有一个城圈儿,前边还有火车道,京汉铁路由这儿过去到西客站。我们上学的时候要过这个车道,才能进到宣武门里的大街。我上了两年小学,功课不行,但是道儿两边的会馆、铺户记得清楚极了,哪个会馆挨着修自行车的铺子,哪个对过儿是说书的茶馆,要问我我都记得。这还很有用,比如有人问我过去一个茶馆,叫海丰轩,很出名的一个茶馆,我就告诉他,在宣武门里头,绒线胡同南边路东,后来改成一个汽车房。我就能说得很准。

北京人说南城特点有两句话,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南新华街原来是河道啊,跟城里头都通着,由西直门那头过来,起初河道上有好多桥,甘石桥,北化石桥,南新华街有臧家桥、虎坊桥,都是桥,原来就是河道,后来河干了,河道可以走人了,桥也就没了,修石头子儿的马路,两边是明沟,注79所以这街道改得很厉害,我都亲眼看见的。和平门原来没有,是城墙,我上附中的时候,1925年,和平门就开了,拿人工拆那城墙,那可费了劲了,笨极了,里边高外边低,拿土垫了一房多高,光垫这马路就垫了一年多。我上到初三这门才正式开通,原来叫兴华门,后来冯玉祥给改成和平门,这进出城就方便了。注80

南城是这样子,崇文门那边净是富商,阔商人。瑞蚨祥知道吧,八大祥,大绸缎店,那边有织云公所,都是这布行唱堂会。再比如说天津做盐业的,姓王,后来让蒋介石给迫害死了。还有替清朝管烟行的烟儿郭,郭仲衡家;在清朝管蜜饯的范家,范濂泉家;樊家,樊棣生家,我都熟啊,注81他们都爱唱戏,唱得都挺好,他们钱也多,自个儿也挺狂。后来到民国就不行了,到日本时候就落魄了,很落魄了。解放后更不行了。

宣武门这边,就是我们住的这边,一种是会馆特别多,举子甚至外省人回不去了可以住那儿,可以白住,我有个姑夫是潮州人,潮州会馆在丞相胡同,注82潮州人就白在那儿住,我姑夫他们就占一个院儿,一直住在那儿,后来交不交钱我也没打听。一种是南城还有饭馆,特别是在北半截胡同南口那儿,那个广和居,所谓的“公车上书”,像他们这些文人,梁启超他们常在那儿作诗,在那儿开会。注83还有卖烤鸭的老便宜坊,在米市胡同北口,旁边是他们开的棺材铺,后来都关门了。

定:就是说宣南这一带挺风雅的是吧?

刘:风雅但是穷,像我父亲他们没钱,就在南城找这么个地儿,挺风雅的,就在这儿住。另外也有阔家,比如沈家,做过中堂的,也是我们亲戚了,在我们后边街里头,他的官邸很好,解放后成了小学校址。但是真正阔的,高级官员或是皇亲国戚了,王爷府了,贵族,就都在城里。我的老伴的一个同学,关系特别好,姓傅。她的满族姓我始终不知道。他们家住的就是王府大房,在白塔寺那边。正院子像个大宫殿似的,院里还有个大戏台,我跟老伴老上他们家玩去。他们跟齐燕铭家后来结亲了。我跟齐的兄弟是最好的同学。

定:齐燕铭那是蒙古旗。

刘:傅家的小跨院就够住了。当初傅家有个姑奶奶,就是比我这同学大两辈的姑太太,珍妃选妃子那次也给报上去了。送她去之前家里就跟办丧事一样,要选上就完了,再也回不来了,还不定死活呢。结果最后没选上,大家都觉得太荣幸了,庆贺不是?这位姑太太本人想不开了,落选了她觉得寒碜。后来也是嫁给别的王爷家里,最后就窝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