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西方世界 (1914~1945)(第6/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英国和法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无法成功地对抗希特勒。因此,德国及其盟国意大利(自1940年)和日本(自1941年)在战争前三年赢得了一系列戏剧性的胜利。波兰在四周之内被占领,随后被德国和苏联瓜分。在1940年春天作为成功摧毁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前奏,德国占领了丹麦和挪威。这些抵抗再次在几周内就被击败了。希特勒做到了德意志帝国从未实现的成就:几乎整个欧洲大陆被所向披靡的德国军队踩在脚下。美国保持中立,苏联畏缩不前。英国孤军奋战,为了抵抗德国的轰炸,成功地进行了空中防御并在德国潜艇的袭击下保持了海上航线的畅通。但是没有人认为,英国的资源足以推翻这个成功地骑在欧洲之上的巨人。

1940年秋天,由于未能争得制海权和制空权,进攻英国的技术障碍使得希特勒转而进攻苏联。纳粹党毫不掩饰地放言“雅利安”种族生存空间将在东方出现。另外,希特勒在意识形态方面蔑视共产主义,相信会轻易地摧毁斯大林的政权。几乎所有局外的观察者都赞同他,因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军队大量军官遭到清洗,并且苏联军队在1939~1940年连续几个月间的实战中被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芬兰军队所遏制。

德国在入侵苏联之前,还对巴尔干半岛成功地发起了一次“闪电战”,大约三周踏平了南斯拉夫和希腊。接下来就是苏联,在1941年6月22日夜希特勒军队不宣而战进攻苏联。斯大林在诧异中惊醒。前进的德国装甲部队俘虏了上百万苏军。尽管起初有点儿犹豫不决,但苏联抵抗意志没有崩溃而是随着冬天的来临不断加强。德国的补给和装备开始不足;进军步伐减缓,随着寒冬临近,德国人前进的步伐停止了。

怀着速胜决心的纳粹没有为在冬季里进攻苏联作任何准备。德国的装备和人员在零度以下无法活动,因此,习惯严寒的苏联人成功击退了行进到莫斯科一线和其他地方的大部分德国军队。尽管直到一年之后,苏联军队才能够对入侵的德国军队掀起全面的反攻,但此时的希特勒第一次明显地遭受了重大挫折。

德国军队第一次从莫斯科前线撤退发生在1941年12月6日。第二天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将美国拖入战争。但是美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确定是否像对日本那样向德宣战。而希特勒首先向美国宣战解决了美国政府心中的疑虑。这大概也是为了发泄他对美国长期以“非直接参战”的法案手段帮助英国对抗德国的不满。

在进入全面战争之后,美国的政策首先是集中主要力量抵抗德国,这是因为德国与日本相比是一个更强劲的对手。这意味着美国同英国和苏联合作,并与围绕着“三巨头”的其他次要盟国的合作。英国和美国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富有成效的努力合作的基础。尽管英国和美国运送的民用物资和军事物资肯定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帮助了苏联人,但是苏联常常保持独立。但在最初至关重要的几周中运输的困难极其巨大,而苏联也没有透露他们资源的任何信息,这让英、美与苏联的战略和生产计划无法达到完全的契合。

在1942年秋天,美国的战时战争生产进入满负荷状态。此时日本早期的胜利已经被遏制,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至少被限定在一条稳定的战线之中。1942年英、美在北非开始第一次反攻。次年5月将德国和意大利从北非驱逐,然后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随之进入到意大利南部。至此墨索里尼政府倒台(1943年6月)。意大利政府正式退出战争,尽管直到欧洲战争结束时,意大利一直都是战场。

现在德国在地中海几乎是孤军作战。1942~1943年主要的战斗集中在苏联边界。1942年夏,德国军队重新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且渗透到位于斯大林格勒的伏尔加河一带。在这里他们停止不前了。1942年11月到1943年2月,苏军击退德军,并且整个拦腰截断了正在进攻的德军。当1943年德国军队试图重新发动进攻时,苏军很快扭转战局。此后德国转入防御,从苏联的土地上节节败退。1944年夏末,苏联军队跨越战前边界并向柏林进军。

同年夏天,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西欧登陆日)并成功地向柏林推进。盟国的计划要求在年底前战胜德国,但是德国的抵抗比想象的更加顽强,直到1945年4月苏军和美军才在德国易北河附近会师。希特勒因为败局已定而自杀(1945年5月1日),一周之后德国最高司令部代表签字投降。战胜国拒绝同纳粹政府谈判,反而将德国划分为各个军事占领区,每一个占领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自由地建立了他们认为适合的地方政府。盟国试图统一整个德国的政策失败了,最终德国被一分为二:之前由英国、美国和法国占领区合并组成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由苏联占领下的地区建立了由共产党统治的较小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